0301 空、無相、無願三昩.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6/6216-a26_037

由 正莉老師開示

 

 

那什麼是「空、無相、無願三昧」呢?這也有兩種,包括二乘法蘊處界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以及大乘如來藏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在二乘法中,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緣起法,它的法性是無常必滅所以是空。既然蘊處界緣起性空,那麼蘊處界所擁有的世間眷屬、財物等等當然也是空;既然是空,也就沒有一相可得,也就是沒有任何一法具有真實存在不滅的法相,所以說「空故無相」。既然「空而無相」,也就不需要在心中有所希望了;那麼心中已經無所希望了,也就沒有願求。既然沒有願求,也就不必在有為有作的諸法上面去追尋了;那這樣子,對於我所的執著以及自我的執著也就斷除了。這就是二乘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

二乘法中的「空、無相、無願三昧」,對於大乘菩薩來說也一樣要親證。只不過大乘菩薩另外還要再從實相心如來藏的本來涅槃性、本來自性性上面,來親證無漏的三三昧。所以,大乘菩薩在證得第八識如來藏之後,現前觀察第八識如來藏空無形色,現觀第八識如來藏常住涅槃,雖然能生萬法,本身卻是空性,這就是「空三昧」。大乘菩薩由於證得這個空三昧,能夠現觀第八識如來藏無任何相,因此說「無相」。所以,親證第八識如來藏之後,就有了空三昧以及無相三昧。證悟後的菩薩再從這個空以及無相來轉依,因此他的心中就不會再產生那種為自己利益打算而出生的願求。假使菩薩有願有求,那也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佛教正法永續流傳而有願有求。這就是大乘菩薩所證得的無漏三三昧,叫作「空、無相、無願三昧」,又稱為「三解脫門」。

以上所講,就是二乘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以及大乘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主要就是,二乘法是從蘊處界來說,大乘法是從如來藏來說,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以上我們概略介紹三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