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5貼  以阿那波那念對治尋思81713226_2759561930943569_7592803894955081728_n.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1/2431-a11_102

第102集

何謂五停心觀 (上)

正德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這個單元我們要探討的題目是「何謂五停心觀?」

對於三寶已長養了信根,也想進一步修學的佛弟子,一定要找個讓自己的心可以安住止息下來的方法;平常的心隨著日常生活所需而攀緣散亂,隨著煩惱妄想而起起落落,這樣的散亂心沒有能力可以止息下來,如理思惟觀察內法而生起解脫智慧;心若不能止息下來,各個佛弟子其實都有別別不同的因緣,有的是因為貪欲特重而散亂,有的是因為瞋恚特重而散亂,有的是因為愚癡而不能如理思惟,有的因為驕慢特重而不能如理思惟,有的因為過度於世俗法中尋思而心散亂,不能如理思惟有這五種現象;根據個人的煩惱因緣有這五種,可以於相稱緣安住其心的方法,這五種方法就稱為五停心觀。哪五種呢?第一種:若貪欲重,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若瞋心重,應修慈愍而安住其心;若愚癡重,應於緣住緣起安住其心;若憍慢重,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尋思重,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於這五種相稱緣安住其心,就稱為五停心觀。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來解說這五種,第一種是不淨觀,它對治貪欲,面對著有情色身毀壞以後,經過腫脹爛壞等朽穢不淨為所緣,使得男女身色以及身觸所產生的淫欲相應貪,能夠因為安住於不淨觀,而將男女身根交合所領受細滑觸樂受當作清淨想,所生的種種希望、欲愛與味著都能滅除,這就是這個功德;那麼因此觀待不淨所緣,並且能夠將心安住於此不淨所緣,使得身色相應的欲愛淫貪的心能夠得到清淨,那是五停心觀中的不淨觀功德。

第二種說的是,以慈愍觀來對治瞋,若是有人於有苦有情,或者於有樂的有情,不管是親人、怨家,或者是非親非怨三種類別,以平等心而無怨、無敵對、無損害,生起想要利益他們的意樂,這稱為慈愍所緣;若瞋心特重者,常熱惱不能止息,應於諸有情修習慈愍令瞋微薄,應這樣思惟安住其心;若作意要讓自己的親人得到世俗快樂與法樂並不困難,而進一步作意要讓非親非怨者得到世俗快樂與法樂也不困難,而要作意讓怨家得到世俗快樂與法樂是最困難的,而對於怨家尚且要作意願意讓他們得到世俗樂與法樂,更何況說是親人與非親非怨的人,而不給予他們世俗樂以及法樂,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親怨或者非親非怨都有五蘊身,都是無常無我的。從實相來說無我、無人、無眾生,哪有能瞋、所瞋可說呢?接著還要再這樣思惟,又一切有情都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都是苦的,不應在本性是苦的有情身上更增加其苦,而不給予世俗樂與法樂,也不應當說你不想當怨家的善知識而不去攝受怨家,那這樣就不是菩薩;接著再進一步思惟,怨親其實是沒有決定性真實可得,這一世是親人,未來世也可能成為怨家;這一世是怨家,未來世也可能成為親人,一切其實沒有決定性的,所以應該於一切有情發起平等心,如是緣於慈愍觀安住其心,對治瞋心的熱惱散動。

第三種以緣起觀來對治愚癡,它是怎麼樣呢?藉由聽聞正法,受持正法的增上力,正確了知有生才有老病死諸法,因為前一世造作愛、取、有身口意諸行,所以才會有這一世的出生;而這一世也是一樣持續地造作愛、取、有身口意行,所以一定會有未來世的出生;而有識、名色、六入、觸、受才會造作愛、取、有身口意諸業,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會造作身口意行而產生了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世苦果的苦芽;識、名色、六入、觸、受都是本無今有,有已散壞不自在、無常、無我的;能夠正確了知名色五蘊,既然本無今有,有已散壞、不自在,是無常、無我的虛妄法,那麼於自己親自經歷因緣所生五蘊諸法緣起性空的境界後能安住其心,就能夠如理思惟對治不知五蘊是生死法、不知五蘊是緣起性空而寶愛五蘊我見、我執的愚癡。

第四種,界差別觀對治憍慢,指的是什麼?就是藉由聽聞正法,了知眾生是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和合所成,對這六界能正確解了、正確尋思,地它是堅硬相,水是濕潤相,火它是煖相,風是輕動相,識是了別相,空界是虛空相;又能夠正確地尋思,這一切界都是無常、無我、無男相、無女相;若能夠於此一合相中的界差別性,若是說在這個一合相中的界差別性,不能了知有這些種種性的差別,那由這個界差別的和合五蘊身來發起高慢,由界差別所合成的五蘊身發起什麼高慢呢?人我比較、男女相比較、身分地位尊卑比較、證量高下比較、在家、出家比較而生高慢,這就是顛倒,因為一切有情五蘊身都同樣是地水火風空識所合成,各別界都是無常、無我、無男女相,合成之法如何能常住不壞,而有我及男女之相呢?

接著我們再來看第五種,以阿那波那念對治尋思;這阿那波那一般人有的翻譯成安那般那,或者直接講安般,其實都是同樣從梵文直接翻譯過來的;有佛弟子心多在世俗事務上尋思而散動,應該於阿那波那念正勤修學愛樂來駕馭其心,尋思散動若能夠消除,那麼心就能於所緣正法能夠快速安住,專注於應該正思惟、應該正觀察的清淨解脫法來發起止觀的功德用。而這個阿那波那念它有五種應該修習的次第,這五種應該修習的次第,我們來舉《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的開示為大家解說,論中這麼講:「又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修習。何等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瑜伽師地論》卷27)在這個論中 彌勒菩薩說:「這樣的阿那波那念有這五種修習的次第,第一種就是算數修習,也就是依於一般所說的數息;接著還要進入第二種層次,就是要悟入諸蘊修習;接著還要進入第三種層次,要悟入緣起修習;接著還要進入第四種,悟入聖諦修習;那接著就是第五種,要入於十六勝行修習,這整個完成才叫作所謂的阿那波那念的修習次第。」

那麼,在到第四種悟入聖諦修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能夠見道、斷我見,接著第五種,十六勝行修習,就是要能夠進入修道來斷除我執煩惱。以下就針對這五種修習次第,來為大家解說它的內容是什麼。第一種算數修習,指的就是數息,它是依止於呼吸的入息出息,以這個入息為一,或者以入息出息為一,來進行一到十的算數,而讓心能夠安住這個算數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而不散亂;這一到十的中間倘若散亂,離入息出息之外變成說攀緣於其他的妄想,那得要重頭數,重頭來數,從一來數,中間只要中斷就得從一重頭數,這個是多數道場所使用的方法,倘若能夠中間不間斷,將使得意識心隨於入息出息而不動搖,清楚明白愛樂安住,而若不是緣於出入息的念,就會被惛沈睡眠所纏擾,或散亂於外,因此修數習的人他是愛樂於這個緣於出入息而安住的。

而數息不亂的功德有二:第一種就是能因此降伏攀緣,因為平常的心是散亂於外,散亂於這個色、聲、香、味、觸,散亂於外面的事物。那麼藉著能夠以自己內心的身中的這個入息出息為緣,然後從一數到十安住了,這安住的過程裡面就降伏自己的心對於外五塵的攀緣了。第二種,能取於入出息相,因為平常意識心散亂於外,攀緣種種外界的外法,就不會去注意到自己入息出息的相貌到底是怎麼樣,所以說在第一種能從一數到十而安住以後,心應該要棄捨算數而隨出入息不散亂;因為在從一數到十不會亂,這個時候心能安住以後還有個次第,就是要轉進,叫隨息,也就是數息,它其實基本上也是有次第,數息從一數到十,如果不能安住,當然要持續的從一數到十,而能安住以後要轉而隨息,隨著出入息而不再數數。

能隨息也有兩種功德:第一種就是能因此而捨諸攀緣;第二種就是能善於取入出息之相,因為能夠隨於入出息的時候,這個心的定的力量又比較強一點,所以他能夠隨於入出息,就能夠捨掉他這些對五塵的攀緣,同時也因為是隨著入出息,所以更能夠善於取入出息的相貌;那麼能夠隨息之後,意識心就能夠一心不亂,意識一心不亂以後,就能夠善於安住自心而觀照內法;一般道場的學人,若能從數、隨、到止的階段,讓意識心安住不攀緣於煩惱,就會稱這個清楚明白一念不生為開悟,其實這是個大誤會啦!因為他們會認為現在我的心已經可以不分別了,其實祂還是分別;會造成這個誤會的原因,當然就是前面教導他們的善知識教導錯誤,教導他們說:「你打坐數息這個心只要能夠對外不分別,就好像是自在,那就是開悟。」那一念不生本身其實還是從意識心、散亂心的情況轉變而來的,既然是意識心的境界,意識心本來就是虛妄法,怎麼可能說從散亂心轉到一念不生,就會變成真實法呢?所以既然是因緣所生法,就一定是因緣所生法,本質是不會變的,所以一般道場就把這個一念不生當開悟,其實真的是大誤會,而且是個大妄語啊!不能瞭解說阿那波那念中,數息僅是第一個層次方便而已,應當知道要轉進,第二個次第修學。

一般道場的學人產生大誤會,剛剛為大家說的是,因為隨學的善知識,沒有為他們解說正確的解脫法道與佛菩提法道,因為在沒有解說這兩種法道的前提之下,那麼就會誤會把意識心能夠從散亂心調伏下來,成為一念不生那就是開悟;如果說能夠正確的來認知解脫法道與佛菩提法道,就知道意識心的本質,祂就是因緣所生法、祂是生滅法,祂不可能轉變成這個金剛不壞的法,祂不可能說祂從散亂心轉變為一念不生就變成不會毀壞。所以呢,因為沒有將緣起性空與般若空正確的解說那個差別與關聯,那就是一般道場的善知識。其實在教大眾數息的前提之下,應該要先解說緣起性空與般若空,它這個內容的關聯是什麼?差別是什麼?緣起性空它這個法不可能單獨的存在,如果單獨存在那不就變成斷滅空嗎?所以緣起性空它一定要以般若空為母法,由般若空來出生現象界的法,現象界的法才能夠緣起性空的相貌,而般若空的法是哪一個心的法?絕對不是意識心的法,也要為大眾來說明。因為現在要修止觀的心是屬於意識心,而意識心本身是緣起性空的法,讓心能夠止息下來就是要去尋覓那個般若空的心,也就是真如心,那是另外一個心,那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心。所以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他們產生大誤會,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錯誤的要將虛妄的意識心修成金剛不壞的心;這樣的話,變成具足我見而不知墮在我見中。

那麼前面的數息能夠安住以後,接下來就要悟入諸蘊修習,這個就是所謂的五停心觀,安那般那念中的第二個修習次第,意識心能以數息方法安住而不動搖;接著要作意觀察入息出息所依的五根身,它是色法、是屬於色蘊,能領納出入息的是受蘊,能取出入息相清楚了知的是想蘊,入息出息的造作就是行蘊,能分別出入息與境界的就是識蘊,而能夠沒有顛倒的了知親見唯有五蘊諸行,而這些相貌如果說是意識心攀緣於外,散亂於外就不能如理來觀察了。所以說,要能夠觀察,有這五蘊法的存在的前提,就是要能夠讓心止息下來,而安那般那念的前面的數息的方便,就只是讓心止息下來。所以接著最重要就要進入悟入諸蘊的修習,要悟入現在這個意識心本身祂是屬於什麼法中,那麼這個出息入息要依什麼而有?依色蘊而有,沒有這個色蘊就沒有出入息;所以這個五根身本身是屬於色法,會毀壞的。能夠領納有這個出入息的本身,這個領納就是受蘊,同時意識心本身祂能夠取出入息的相貌而清楚了知,那就是想蘊的法;出息入息它不斷地造作,這就是行蘊;而現在本身能分別這出息入息的以及當時所處的境界,它就是識蘊的法。所以就是因為這樣子,確實可以來觀察到五蘊它各有不同的法相,色法與四種心法它互不相似,剎那剎那變化而不能常住,所以對於前面說悟入只有五蘊諸行,也要知道色法與心法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只有將散亂攀緣的意識心調伏止息下來以後,根據所聽聞到的佛法正知見,以入息出息為方便來將意識心隨數。

隨著剛剛的數息接著隨念,隨著這個息的入出叫隨念,而隨著自己能夠止息下來隨定,而能確實觀察五蘊我身的相貌。那麼關於這一點我們前面也講到,如果有的道場教導信徒們,修習這個數息的方法,但是卻沒有告訴他們,在佛法中這個數息到底是角色定位在哪裡?然後佛法本身的知見要先認識的是,為什麼生死是苦?為什麼會有出生?那自己現在要修學數息的心是什麼心?先瞭解說,原來這個就是意識心,是生滅心、是生死心,那麼要能夠正確地來自己能夠現前觀察到這個相貌,所以要以這個數息為方便,這樣的話,有這個前提,把正知正見都先建立以後,再進入所謂的修學止觀的方便裡面來。

能夠悟入這個五蘊諸行以後,接下來,第三個層次要悟入緣起修習;悟入緣起修習就是以數息為方便,悟入意識一念不生當中唯有五蘊諸行,這是非常重要的,就前面這個悟入五蘊這個法裡面,一定要現前領受到,在意識一念不生當中並不是開悟,而唯有五蘊諸行、有色受想行識,依於入息出息而領受到五蘊諸法,此出入息依五蘊身心而有,身心依命根而有,命根依過去世造作身口意諸行而有,此過去世身口意諸行依無明而有,悟入無明若滅身口意諸行就滅,也就不會有命根,當然就不會有五蘊身心,出入息就滅了,這樣來悟入緣起而修習入觀。所以要能夠進入到悟入緣起修習,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能夠悟入唯有五蘊諸行,那麼這一點特別在這裡為大家申論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五蘊諸法是我們在現量中可以觀察到的,只要能夠建立正知正見,而且 佛陀在阿含中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五蘊的相貌,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各種五蘊的相貌講得非常清楚。我們可以從自身的現量中來觀察確認,確實有五蘊諸法,而這個意識心本身所處的祂是屬於識蘊。所以如果不能悟入這個五蘊諸行,當然接著說要悟入緣起,那就會誤會了。所以能夠悟入五蘊諸行,接下來再悟入這個五蘊法,到底它為什麼會存在?色受想行識為什麼會存在?而不能去假設說這個意識心是有個細意識,那麼這個細意識是常住不滅的,不能作這樣的假設,假如說是作這樣的假設的話,那麼表示說他沒有真正的領受到唯有五蘊諸行,而心裡面卻是期待的說,這個意識心在一念不生的時候,祂是屬於細意識,祂跟意識不一樣,那麼這樣子就等於說,自己沒有領受到唯有五蘊諸行,那就不能再進入緣起修學了。

我們今天就先解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