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貼  生活中的佛法~最有大悲心的佛菩薩才會來這裏示現2-2.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458-a14_098

第98集

修學真如三昧的利益(三)

正齡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節目。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修學真如三昧的利益」。前兩集已經說明過四個利益,今天接著來看第五個利益︰滅一切疑諸惡覺觀。意思是說:如果修學真如三昧,就可以滅掉一切的疑惑;而這一切疑惑,包括見惑、思惑乃至塵沙惑,都可以究竟斷盡。我們先來提示一下見惑、思惑及塵沙惑的意思。

 

二乘行者修學解脫道,欲出三界生死,必須斷除我見及我執煩惱。我見就是見惑,就是初果見道所斷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也就是六根本煩惱中的惡見煩惱,包含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五利使。因為執取見聞覺知心為真實法、是常住不壞的法,不肯改變這樣的見解。經由善知識的教導如實修行後,在見道時可以斷這個惡見,故說這是見道所斷惑,亦名見惑。見道後開始歷緣對境修除貪、瞋、癡三毒,慢慢淡薄對欲界法的貪愛,但是為了出離三界生死,尚須斷除對自我存在的喜樂,同時也須斷除對解脫道法真實能令眾生出離三界生死的無明疑。總括這些煩惱,為六根本煩惱的前五個,就是貪、瞋、癡、慢、疑五鈍使。因為必須在三界中歷緣對境思惟後才能斷除,故又名思惑。而塵沙惑則不是二乘行者求出三界必須斷除的,這是屬於對法界實相所知不足或有所不知,因此不會障礙二乘行者出離三界生死,只會障礙成佛;因其內容多而細微,猶如恆河沙那麼多,故名塵沙惑。

 

在論中 馬鳴菩薩說,修真如三昧可以「滅一切疑、諸惡覺觀」。這是因為只有修學真如三昧才可以讓我們究竟成佛。外道任何法門,甚至佛門中的解脫道法,也無法讓我們究竟成佛;而沒有究竟成佛,表示還沒有斷盡一切疑,只有真如三昧,才可以使我們斷盡一切疑。由於斷盡一切疑的緣故,慢慢就能夠洞悉外道法的本質,因此就可以滅除諸惡覺觀。

 

那什麼叫惡覺觀?就是貪嗜五欲、貪愛喜好五欲之法、貪愛樂求五欲境界。在五欲—財色名食睡或者色聲香味觸—等等法中,最容易讓人流連忘返的就是男女之間的情欲。如 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中說:【《大乘起信論》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天竺密宗開始興盛的時間;所以這裡講的諸惡覺觀,主要是講密宗的雙身修法樂空雙運的淫觸邪見覺觀,名為惡覺觀。密宗說男女合修到淫樂遍身時,正念分明、不打妄想的住在享樂境界中不散亂、不昏沉,就叫作正遍知覺。】(《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31。)我們如果依照字面來看的話,正遍知覺是說能夠正確普遍知道一切法,那這一切法是指什麼呢?當然是指有情法界一切法的實相,對於這個法界實相真實覺悟,就叫作正遍知覺。而能夠對一切法無所不知,真實正確覺悟而了知的,只有諸佛,所以諸佛十號中,都有一個名號稱為正遍知,因此只有諸佛才能稱為正遍知覺。如 平實導師在《甘露法雨》書中說:【佛所講的正遍知覺是說︰於法界一切的法能夠真正的、而且遍一切法都全部證知、全部覺悟,這才是正遍知覺。】(《甘露法雨》,佛教正覺同修會,頁27。)顯然這和密宗所說的正遍知覺是完全不同的。接著又說:【密宗的無上瑜伽說︰在雙身修法的過程中,使樂觸遍身持久不退,在淫樂的一心享受之中,心無妄念,這時的覺知心便是佛地的真如,不是意識;又在一心享受淫樂的過程當中,去觀察受樂時的覺知心,發覺這個覺知心是沒有物質的、是空無所有的,所以名為空性心;如果能夠這樣觀察,就是已經證得空性;再從這個空性來返觀色身無常,返觀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必壞,這樣觀察之後,瞭解色身空、萬法空,而一心受淫樂的覺知心真實是空性,就是已經證得般若空了。這樣就是已經即身成佛了,這就是密宗的無上瑜伽的理論。】(《甘露法雨》,佛教正覺同修會,頁27。)

 

我們來看,像這樣能夠有樂觸的覺受,雖然沒有妄念,其實還是見聞覺知心所了知的境界。這時的覺知心縱使沒有物質或空無所有,依然還是有六識心了知境界的行相存在。而這樣的覺知心,只要樂觸的境界觸塵消失了,樂觸的覺受也就消失了,那麼能了知的覺知心也隨之消失;因為這個心識是因緣聚散的空相之法,不是不了別六塵任何一法的空性心如來藏。空性心就如本論所說,不是空無之法,是真實有自性的法,能出生見聞覺知心及所了別的六塵,卻不會像覺知心一樣會領受、了別、貪愛六塵。再說,這種覺受是欲界中層次最低、最粗重的覺觀,會讓眾生淪墮三界不得出離,因此這樣的惡覺觀,不論修定或者想要出離三界生死,都是應該要斷除的。

 

我們在修定時,應該讓心緣於一個念、或住在一個境界中;或者為了解脫欲界的繫縛,也是不能讓心一直去攀緣、覺察種種五欲之法。這樣作的目的,是要使心能夠安住在一個清淨念中,而能夠安住在清淨念時,才會慢慢有定力產生,或者才能漸漸遠離五欲法的貪愛,如此才可以遠離欲界法的繫縛,而證得未到地定乃至發起初禪、進修二禪以上禪定。如果是在解脫道的修學上,同時經由五陰十八界諸法虛妄不實的觀行,終而能確認蘊處界諸法不實而能確定不移,才能實證聲聞果。而佛菩提道的修學,也是要能降伏自己的性障——五蓋、斷我見,甚至至少要有未到地定以上的定力,才能於悟後轉依真如心的清淨體性而不退轉;同時,發起對實相般若的觀行智慧,再繼續往上進修。要能夠有這些功德的現起,都必須要除掉覺觀心,尤其是貪嗜粗重五欲的惡覺觀更應該斷除。

 

而密宗卻教人要修無上瑜伽雙身法,去享受淫樂的覺受,這根本就與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修行大相逕庭。這樣的結果會使我們被魔師、魔子迷惑心腑,甚至未來會成為魔子、魔民。就如 佛在《楞嚴經》卷9所說的【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好樂淫欲之道,不但毀破佛所制清淨戒律,也損壞出家人、學佛人應有的律儀;不但犯了戒罪,還因為心中貪愛而有性罪,這樣的淫欲之法,近則九生,多的話可以延續超過百世,會使人真的去修這些淫欲之法,命終必定會成為魔民,失去對三乘菩提應有的正確普遍的認知,下墮無間地獄,久久無法出離。這就像密宗所施設的三昧耶戒,規定已受密灌的密宗信徒,要每天修雙身法。密宗喇嘛每天都得與女弟子合修雙身法,才是持戒清淨,若沒有每天都與不同的女弟子合修雙身法,就是持戒不清淨。當有這種事件爆發,密宗的發言人就說,喇嘛們都是持戒清淨的。而他們所說的持戒清淨與正統佛教說的持戒清淨,意思是完全相反的;因為他們這種行為不但違戒,且又增長貪愛淫欲法之心,和離欲離染的清淨梵行是全然違背的,而這樣的修行更不是諸佛所證正遍知覺的智慧境界。所以說,他們說的正遍知覺,本質是顛倒錯亂的惡覺觀。

 

因此,如果能夠跟隨善知識修真如三昧,就會知道佛菩提道的見道修道是什麼內容與次第。知道內容與次第之後,就知道密宗的修行方法是錯誤的,都是欲界中法、都是欲界中的惡覺觀,與佛法中的解脫道及成佛之道的修行完全相背離;就不會去修學,也就可以滅掉密宗這種惡覺觀。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六個利益︰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就是對於如來境界的信心,得以增加和長養。一般人還沒有證悟前,大概都會認為 佛當初在人間示現,也是要吃喝等等,跟我一樣、跟我差不多嘛!完全不知道 佛的境界和智慧的深廣;對 佛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念之心,連帶著對 佛的信心也沒有因為開始學佛了,而有什麼樣的感受與增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真實知道,佛菩薩來人間示現是依眾生的業力,和眾生的福德因緣果報來示現的,因此而自以為 佛跟一般人是一樣的。

 

在《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卷1中,如是開示︰【文殊師利!如來法身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以此為體,如鏡中像。世間所見,隨諸眾生種種信力,如來示現種種異身:隨彼眾生感有長短,如來現身命有修促;隨彼眾生於大菩提有能信力,如來現身;隨彼眾生聞法能信受,如來現身;隨彼眾生信心能知三乘之法,如來現身;隨彼眾生得解脫力,如來現身。】經文大意是說:如來法身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以此法身為體有種種變化示現;隨著眾生信力的不同,如來示現種種不同的身相;隨著眾生所感得壽命的長短,如來所示現的色身壽命,也有修長、短促之別;也隨著眾生對於大菩提果的成就,有堪能信受的力量,如來就示現為眾生說法;隨著眾生聽聞演說佛正法,而能信解領受;以及隨著眾生對法有信心,能知三乘法道之不同;乃至隨著眾生於三乘菩提,能得解脫之功德力,如來即為眾生示現。這樣隨著眾生的福德、學法的因緣、及對法的信受力等等的不同,而有所示現。

 

因此,諸佛因應眾生的種種不同因緣而有不同的示現,如西方極樂世界的 阿彌陀佛示現的是高廣的身相。《觀經》中說到 阿彌陀佛的身量時,如此說︰「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麼高廣的身量,當然不可能在這個娑婆世界來示現,而此界眾生也不可能看得盡這樣的身量,而看了也不一定能夠信受。所以《觀經》第十三觀的雜想觀,釋迦如來開示說:當觀一丈六佛像在水池;而其實:【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彌陀如來的身量,不是凡夫眾生的心量所能觀想得到、觀想得清楚的,但是由於 彌陀如來因地願力所持,凡有憶想的人一定可以成就,而 阿彌陀佛的壽量也是無量無邊。又如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是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才會示現成佛。由於那時候眾生根性及福報等都很好,因此雖然同樣在此娑婆世界示現成佛,卻可以不必像 釋迦世尊一般,必須示現六年苦行才能成佛。而 釋迦世尊雖然在地球以人類身量及人壽不滿百歲的身相來示現,但這也是因為地球眾生的福報、心性等因緣的關係,才會有這樣的示現。實際上,世尊的報身是在色究竟天宮,示現色界天人的廣大身相,為諸地菩薩演說諸地無生法忍道種智妙法;而於娑婆人間,則是示現如同人類五陰身的身相,為五濁眾生開示四聖諦、八正道、因緣觀、般若、唯識種智等等不同層次的未曾聞法。世尊如此辛苦的示現,為的是不忍五濁惡世眾生愚癡苦難,因而在因地時,就發了「願意於五濁惡世人壽百歲時,來此娑婆世界成就佛道,度化心性剛強的苦難眾生」的悲願。

 

諸佛在因地時,由於發心因緣的不同,所發成佛誓願也各不相同。如 阿彌陀佛因地遇到 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安樂國土;而 釋迦如來則在因地時值遇 寶藏如來,那時候曾教導無數人發菩提心,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可是看到這麼多人發心成佛,皆願取清淨佛國土而無人願意取穢土,由於大悲心,不忍眾生因為愚癡、無明受三界輪迴種種苦,故於 寶藏如來前發願於人壽百歲時成佛。在《悲華經》卷6中,世尊前身寶海梵志,當時向 寶藏如來如此說︰【世尊!我今心動如緊花樹葉,心大憂愁,身皆燋悴,此諸菩薩雖生大悲,不能取此五濁惡世,今諸眾生,墮癡黑闇。世尊!乃至來世,過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後分,賢劫中人壽千歲,我當爾時行菩薩道,久在生死忍受諸苦,以諸菩薩三昧力故,要當不捨如是眾生。】世尊是為了悲愍五濁惡世眾生墮於愚癡黑暗中,受輪迴之苦,心大憂愁眾生不得出離,而誓願要在人壽千歲時行菩薩道,忍受種種生死苦,永遠不捨此界眾生,也願於此堪忍世界成就佛果,度化可憐又剛強的五濁眾生。

 

世尊這樣的悲心,如 平實導師《起信論講記》中所說:【是心智最雄猛、最不怕辛苦的、最有大悲心的、慈心最強的佛菩薩才會來這裏示現。】(《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33。)如果還有無明眾生,動不動就認為他們已成佛了、他們和 世尊一樣有智慧,功德一樣,甚至自認為比 釋迦世尊還要高一等,甚至說 釋迦如來是他們的教主所生的,將來還要把祂收回去。真的是不知道如何來說這些人,只能感嘆五濁末世眾生真的是愚癡又可憐。

 

雖然 釋迦如來與 彌陀如來成就的佛國淨土不一樣,諸佛的悲心和慈心卻是一樣的,並沒有勝劣的差別,只是最初在發心時的別願不同,因此成就的佛國土及相應的眾生也會有所差異。所以,這只是因為諸佛的願力不同而有所差異,如 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中所說:【一切佛都是一樣的大慈大悲,但是因為在因地時所發的別願不同,就會導致出現的時機有所不同。】(《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33。)

 

說明到這裡,相信各位菩薩您已經能夠稍微體會到諸佛的慈悲了,而 釋迦如來在因地時發下如此的誓願,由於悲心特重,在因地時非常精進修行利樂眾生,所以才能夠長劫化短劫,超劫成佛。由此可知我們修學佛法,應當要跟隨善知識;善知識不但教導我們正確的知見,也會以他的身口意行來教化我們,讓我們可以從他的修行過程中,慢慢地瞭解到佛菩薩的悲心,及功德智慧的不可思議,對佛菩薩也就會漸漸從心底發起崇敬之心。我們也會由於對法的較深入學習,而更能知道佛法的深妙廣大,以及我們自己的所知有限與不足,而會願意跟隨善知識,一起去做弘護正法、摧邪顯正、救護眾生的工作無有怨言,就如 平實導師在講記中所說的,越學下去就對 佛越有信心,越學下去對 佛的信心就不斷地增長加強,才願意不計辛苦作下去,這都是因為對 如來的境界與信心越來越增強、長養得越來越好的緣故。對 如來境界的信心,是因為信 如來有大功德,也信我們自己這樣子精進努力地去做,將來也可以證得跟 如來一樣的大功德。有了信,才願意這樣子吃苦、這樣子耐勞與任怨。

 

各位菩薩!您是否也有同感?也會感受到佛菩薩的功德,不是我們現在就有的;但是我們可以依著佛菩薩的教法修學下去,終有一天也可以和祂們一樣,有那樣的功德與智慧。誠心邀請您投入正法的行列,一起往真正的成佛之路邁進。由於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