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貼 1「學佛要持戒」,是以「菩薩戒」為主 學佛釋疑三第28集jpg.jpg

https://www.enlighten.org.tw/dharma/11/28
學佛釋疑(三)第28集
由 正銘老師開示:學佛為什麼要持戒?(上)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我們要來探討一個題目,有人問到:學佛為什麼要持戒?

為什麼會有人有這樣的疑問呢?因為有些人他們認為只要不受戒,如果不小心犯了戒或造了惡事,或許就沒有罪,也可能就沒有報應,這樣對嗎?很明顯的,這是不對的!因為不受戒的人,不小心犯戒或造了惡事,雖然沒有「戒罪」,但仍然有「性罪」,因為還有「因果律」存在啊!而且一定有因果律存在。譬如說:一位沒有駕照,不清楚交通法規的人,絕對不會因為他不懂交通規矩闖了紅燈或跑上快速車道,被車子撞到就不會受傷的;只要被車子撞到就一定會受傷,不會因為他不懂交通規矩,就不會受傷或受傷比較輕。受傷的輕重,是依被車子撞到的力度及撞擊的地方而定,並不是依懂不懂交通規矩來決定的。有駕照,清楚交通法規而違反交通規矩的人,只是多一條罰款而已;而且瞭解交通法規,還有另一個優點,也就是可以因為瞭解相關交通法規,而避免不必要的車禍或傷亡。同樣的,一位沒有受戒的人,絕對不會因為他沒有受戒,犯了戒或造了惡事就沒有惡報;只要造了惡事,就一定有不好的果報,不會因為他沒有受戒,就不會有惡報或比較輕報。因緣果報的輕重呢,是依造業的輕重而定,並不是依有沒有受戒而定。受戒的人造了惡事,只是多一條戒罪而已;而且有受戒的人還有另外一個優點:也就是可以因為瞭解戒的相關戒相及精神,而避免不必要的惡報。

知道了這個概念以後,接下來我們來瞭解:這個戒是如何去形成的?僧團剛開始建立的時候,眾人問佛:「應制何戒?」佛就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七佛的通偈。另外《四分律》卷9有提到:「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也就是說僧團剛建立的時候,是沒有制戒的。在《毘尼心》卷1裡面也有記載:「如來成道十二年中,為諸利根略制戒律。十二年後終至涅槃,為諸鈍根多行毀犯,隨缺補過廣制戒律。譬如納衣有孔方補。佛臨涅槃時,以此律藏付囑優婆離。」很明顯的,從《毘尼心》卷1裡面的經文,有提到 如來成道十二年當中,只是為了諸利根的這些出家眾、或這些菩薩略制戒律,僅僅是稍微簡單的制了一些戒律。如來成道十二年後,一直到 佛入涅槃之間,才為那些鈍根者去廣制制戒,那是為什麼呢?因為所謂鈍根者,是說他們還會常常去犯到某些罪或過失,當他們犯到了某些罪或過失的時候,馬上隨著缺失就補過。這是 佛的慈悲啊!佛避免鈍根者落入因果,也為了他們不要再有類似的這些過失再發生,所以才去廣制這些戒律;所以僧團剛建立的時候,佛是根本沒有制戒的。那為什麼會制這些「戒相」呢?是因為有些鈍根的人,即使做錯了某些事情,如果不跟他們明講,他仍不知道這些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利根的人,他只要知道這個事情是惡的,他就不做;是善的,他就會去做。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制戒的原理」,也就是這個戒的原理是怎麼來的。佛在《優婆塞戒經》卷7裡面有提到:「何因緣故得名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復戒者名曰迮隘;雖有惡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復戒者名曰清涼;遮煩惱熱不令得入,是故名涼。又復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無上道,是故名上。又復戒者名學;學調伏心智慧諸根,是故名學。」

佛在《優婆塞戒經》卷7裡面提到:「何因緣故名為戒?」是什麼因緣才取這個名字,叫作「戒」呢?佛是這樣開示的:「戒者名制」,也就是說,戒者是制。大家台語有沒有聽過「ㄗㄟˋ」?很多人以為這個「ㄗㄟˋ」是這個祭祀的「祭」,其實不是;「ㄗㄟˋ」呢,是這個「制」。就是說,一些不善的法要出來,我們就用這個「制」把它壓制、把它制止不讓它出來;也就是說它能夠制止一切不善的法。這個戒呢,只要我們守得住這個戒,我們就能夠制止一切不善的法,所以我們就稱它叫作「制」,所以戒又稱為制。

又復戒者又名為「迮隘」,迮隘是什麼意思呢?迮隘是說:「雖有惡法,性不能容故。」也就是說有一個不好的惡法,這個惡法要往這邊過來,我們就讓它不要過來,把它壓迫到只有一個小小的空間,把它鎖住。譬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怎麼能夠讓蛇可以走直線呢?因為蛇一定是彎來彎去爬著走,如果讓蛇走在一條直線上直直地走,怎麼讓牠這樣走呢?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我們用一條塑膠管,把蛇放進去,這條蛇只要從這一端要走到另外一端,牠一定要走直線,不然牠就是走不出來。這個迮隘的意思就是說,原本有個東西或惡法,本來是要亂跑、亂竄的,我們就讓它乖乖地安住在這裡,所以戒又名迮隘。

這個戒又名「清涼」,戒怎麼會清涼呢?它為什麼能夠稱為清涼呢?因為它能夠遮煩惱熱。大家想想看!有些人說:「煩惱怎麼會熱呢?」如果我們現在突然間想到說:「啊!糟糕!我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去做。」這件事情可能會影響到很大很大的一個過程,那我們會不會流汗?或突然間全身就一陣子熱惱起來呢?所以不管是貪、瞋,這些煩惱都是會有熱惱的。而戒能令這些煩惱熱不令得入,也就是說讓這個煩惱熱,不讓它進來或生起;所以當我們全身都沒有什麼煩惱時,我們就會發現會越來越清涼。

接下來,這個戒又名為「上」,上的相反就是下,上是什麼意思呢?上就是說我們這個戒呢,如果守得好又修得好的話,我們就可以往生天上,甚至於一直到無上道。什麼叫「無上道」呢?無上道就是已經成佛,沒有比祂還上面了,已經是最高了,所以這個戒又稱為上。

這個戒又名為「學」,為什麼叫作學呢?因為這個戒可以讓我們去學習如何調和我們的心、增長我們的智慧以及調和我們的諸根,所以它又叫作學。

也就是這個「戒」,它可以稱為「制」、它又稱為「迮隘」、又稱為「清涼」、又稱為「上」、又稱為「學」。很明顯地,戒也同時具有這幾項的功能,這幾項的功德。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戒到底有哪幾種?我們分別以在家眾及出家眾來介紹。在家眾受戒的種類有:三歸五戒,也有八關齋戒(或者稱為八關戒齋)以及菩薩戒。出家眾就分為:沙彌跟沙彌尼戒,還有式叉摩尼戒,還有比丘尼戒跟比丘戒以及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在家眾跟出家眾,都可以受戒的。

那「三歸五戒」呢?一般學佛人大概都很清楚,「三歸」當然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五戒」就是: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跟戒酒。

「八關齋戒」它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就是前五戒以外,再加上不非時食(這也就是稱為「齋」,也就是一般人我們俗稱的「過午不食」。)此外,再加上不坐臥高廣大床,以及遠離作倡伎樂跟香花塗身;也就是說,我們哪天如果受八關齋戒,就不能去聽一些伎樂,也不能塗一些粉及噴香水。

至於出家眾的戒,有「沙彌跟沙彌尼戒」──這是針對還沒有成年的小沙彌跟小沙彌尼所施設的戒。小孩子去出家,男眾就稱為沙彌,女眾就稱為沙彌尼;針對於這些沙彌跟沙彌尼,有一些施設的戒律,就稱為沙彌跟沙彌尼戒。

那「式叉摩尼戒」呢?是針對於「近事女」所施設的戒。近事女的意思就是說:當女眾要出家時,一般寺廟不會馬上幫她剃度;為什麼沒有馬上幫她剃度呢?因為有些女眾要出家的時候,她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經懷孕了;等到出家完以後,隔了一、兩個月以後,才發現月事沒來,懷孕了。這個就麻煩了!所以一般女眾要出家的時候,都會先讓她類似出家,但是還沒正式出家;就讓她在那個寺廟旁邊先住,觀察一段時間,確實沒有問題,才正式出家。在這一段時間裡面,也有針對這些近事女施設的戒,這些戒就稱為式叉摩尼戒。

「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就是針對出家男眾跟出家女眾所施設的戒。

所以戒有分為以上這幾種,但是我們先前所提到的「學戒要持戒」,這個持戒是指哪一種戒呢?「學佛要持戒」,這個戒是指哪一種戒呢?「六度中的持戒」是指哪一種戒呢?當然就是指「菩薩戒」。

所以「學佛要持戒」,是以「菩薩戒」為主,並不是指五戒,當然更不是指比丘、比丘尼戒,是指菩薩戒。從菩薩戒的名稱,很明顯的它是針對在家眾,跟出家眾的菩薩所施設的戒。

什麼叫作「菩薩」呢?菩薩有分為聖、凡,也就是說有分為:聖位菩薩跟凡夫位菩薩;有分為:出家跟在家菩薩;有假名菩薩跟實義菩薩;還有菩薩有五十二位階,也有三賢位、外聖內凡等等。在菩薩的部分,若依「出離相」來分的話,菩薩就分為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若依「名義」來分的話,菩薩就分為假名菩薩跟實義菩薩。若依「聖凡位」來分的話,就分為凡夫位菩薩、跟外聖內凡菩薩以及聖位菩薩三種。其中外聖內凡菩薩,就是剛剛提的三賢位的菩薩;聖位菩薩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薩。從這凡夫位菩薩、外聖內凡菩薩到聖位菩薩,剛好函蓋整個菩薩五十二個位階。

在修行的部分,是分別依:取相戒、十無盡戒以及三聚淨戒來持戒。什麼叫三聚淨戒呢?三聚淨戒就是修一切善法戒、攝一切律儀以及饒益一切有情戒。也就是說他要修一切善法,所有善法都要修;而且要攝一切律儀,所以會遵守佛的戒律,因而不會造作諸惡;另外還要饒益一切有情,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所以他是從自利利他,一直到成佛;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學佛一定要受菩薩戒的道理,也是在這裡!菩薩戒跟聲聞戒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在後面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接下來我們來瞭解:「學戒跟持戒」。在二地以前,我們都僅能稱為「學戒」,而不稱為「持戒」;在二地以後,我們才能夠稱為「持戒」。為什麼稱為「學戒」呢?因為還需要學著怎麼去持戒。既然我們學佛,一定要受菩薩戒;但是有些人自信心不夠,心裡還是會擔心地說:「我不敢受戒啊!」問他:「為什麼不敢受戒呢?」他可能就會回答說:「因為我可能會去犯到一些戒。」也有些人會說:「菩薩戒那麼多條,我可能會犯到其中幾條吧!那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受戒有沒有功德呢?當然有啊!而且受戒的功德很大。因為有些人都很怕去受戒,所以這個部分,佛在經文裡面有提到:「有而犯者,勝無不犯。」這個經文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有」的意思是說:他已經受了戒;所以「有而犯者」是說:他已經受了菩薩戒了,但是不小心又犯了菩薩戒的這些人。「勝無不犯」是說:勝過雖然他沒有受菩薩戒,但是他不犯任何一條菩薩戒的人。大家瞭解意思嗎?大家可能依世間法來判斷,會覺得很奇怪!因為這些已經受菩薩戒,又去犯了菩薩戒的這些人;竟然會勝過於雖然沒有受菩薩戒,但是不去犯菩薩戒的那些人。佛在接下來的經文又說:「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這裡的「有犯」是說「有而犯者」,也就是說已經受了菩薩戒了,但是不小心又犯了菩薩戒的這些人,佛說這些人稱為什麼?稱為「菩薩」。「無犯」是指說「無不犯者」,無不犯者的意思也就是說,雖然沒有去受菩薩戒,但是他不去犯菩薩戒的那些人,佛說這些人是稱為什麼呢?稱為「外道」;所以不管有犯、沒犯都稱為外道。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要建立,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受了菩薩戒,其中一條戒是戒不殺,但是我們不小心,真的去殺了一隻動物;雖然我們犯了殺了這一隻小動物的戒罪,但是我們堅守不殺戒的時候,我們同時也對宇宙中的所有眾生,守著不殺的戒,這其中的功德差異是很大的。我們即使是不小心殺了一隻動物,但是我們對其他宇宙中的所有眾生,都守著不殺的戒。所以重點就在這裡!因為我們受菩薩戒,是我們接受了這個戒律,所以我們對所有眾生,我們持著不殺的戒;同時也對宇宙中所有的眾生,布施了無畏施,這功德是很大的。即使是不小心殺了一隻小動物;例如開車時,剛好一隻小動物跑出來,不小心讓我們撞到了,但是我們不是有心殺牠的啊!這是「通懺悔」的,所謂「通懺悔」就是:我們是可以懺悔,把這個戒罪懺掉的。所以只要我們仍然堅持這個不殺戒,我們依然對所有的眾生有無畏施,所以這個功德是很大的!但是那些不願意去受菩薩戒的人,不管犯或者不犯,他們都沒有去承諾要遵守,對所有眾生去守不殺的這個戒律;所以對所有眾生的無畏施,是沒有成就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學佛為什麼要持戒?」的第一個單元,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