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571-a13_017
第17集
童子持戒守信獲寶
由正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節目名為《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裡面所談的,都是佛在經中開示的真實故事,以此來作為我們修行的借鏡,來修正我們不好的行為。今天所要談的是「童子持戒守信獲寶」。
這個佛典故事來自於佛在《六度集經》卷4開示,有關持戒守信的部分,內容大致如下:從前有一位平凡的百姓,已經歸依佛法僧三寶,是一位嚴守戒律而沒有任何違犯的菩薩。他和他的舅舅一起沿街販賣東西,以此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有一次,這二人一起前往到別的國家去作買賣,舅舅先渡河到對岸,來到一位寡母家裡,這位寡母有個年幼的小女孩,看見家裡來了一位商人,便對母親說:「我們家裡有一個澡盆,可以賣給這位商人,以此來換取白色的寶珠。」寡母順從小女孩的意思,把澡盆拿來給這位商人,打算以此來交易換取白色的寶珠。這位商人用刀子刮了澡盆,又仔細端詳一番,心裡知道是一件寶物,可是卻居心不良,裝模作樣地把澡盆丟在地上,「這是什麼東西,弄髒了我的手」。說完以後,轉頭就走。母女二人受到如此對待,都認為是個恥辱。
不久這位菩薩也渡河,來到寡母的家裡,小女孩再次請求母親,用澡盆來換取白色的寶珠,寡母對小女孩說:「先前我們受到的恥辱,可以作為今天的借鏡。」小女孩卻說:「我觀察這位男人的相貌,應該是個有信義、有仁德的人,和先前那位貪婪的人不一樣,他應該不會欺騙我們。」寡母只好把澡盆拿出來,給這位菩薩瞧瞧。這位菩薩看過以後,便對母女二人說:「這澡盆是紫磨金作的,我可不可以用我現在所有的財物,來換取這只澡盆?」寡母很高興回答:「好啊!」交易完成以後,這位菩薩說:「我已經將所有財物換取這只澡盆,身邊已經沒有任何錢了,請妳施捨金錢兩枚,好讓我雇船渡河,來日必當奉還。」母女二人給了這位菩薩金錢二枚,讓他雇船渡河回去。
這位菩薩的舅舅,不久返回寡母家,對寡母說:「我現在贈送妳數顆白色的寶珠,妳把那只澡盆給我。」寡母說:「剛才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男人,用他所有財物來換取我的澡盆。你不安好心,竟然用很低的價格,想騙取我的紫磨金澡盆,你別急著走,先吃我一棍再說。」這位菩薩的舅舅,不但沒有買到澡盆,反而被寡母轟了出來,心裡很不甘心地追到河邊,大聲呼叫他的外甥說:「把澡盆還給我。」由於氣急敗壞的緣故,再加上搥胸頓足,竟然吐血而亡。這位菩薩正準備把澡盆還給舅舅時,發現舅舅已經死了,內心非常悲痛,泣不成聲而說:「這都是貪婪的緣故,導致喪失自己的生命啊!」
這時佛開示,當時那位持戒恪守信義而獲得寶物的菩薩,就是我釋迦牟尼前身;當時心裡非常貪婪,而且用狡詐的方式來欺騙那對母子,導致後來吐血而亡的舅舅,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菩薩無量劫行菩薩道,就應該像這樣守信來持戒,未來才能迅速成就佛道。
從這個佛典故事,告訴大眾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不應該貪外我所的財物。第二個重點,對人要守信用,並直心待人,不應該用狡詐的方式,來欺騙眾生。第三個重點,應該遵守佛戒而不違犯。
首先談第一個重點,不應該貪外我所的財物。大家都知道,財物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前何必費盡心機,乃至用不正當手段,而廣聚錢財呢!為什麼?因為今世廣有錢財,乃是過去多生多劫布施的結果,於今世因緣成熟成為有錢人;乃至有人布施給真正的出家人,以此福德,作為來世求證三乘菩提之任何一個菩提的福德資糧。在《賢愚經》卷3裡,有一真實故事,敘述著有人供養世尊油燈及發菩提願,後來為世尊授記成佛的真實內涵。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女子名叫難陀,貧窮孤獨,終日以乞討為生。有一天,看見國王、大臣、人民供養世尊及眾僧,心裡想著:「由於我過去世罪業的緣故,導致今世貧窮下賤,終日以乞討為生;雖然今日值遇大福田,卻沒有任何東西,供養世尊及眾僧。」心裡不由自主地心酸及感傷,也深深地自我懺悔;後來出去行乞,想以行乞所得的錢財來供養世尊及眾僧,然而一日行乞所得的結果,僅得一錢,所以想買油來供養世尊。難陀來到油店,賣油的老闆便問:「一錢所能買到的油不是很多,不知道妳買來要作什麼?」難陀便將來龍去脈,告訴賣油的老闆;老闆憐憫難陀所買的油不多,遂多給一倍的油,來圓滿難陀想要供養世尊及眾僧的心願。難陀得到以後心裡非常高興,其所得的油量,剛好可以成為一燈來供養;難陀便將此燈置於佛前眾燈之中,並且發願:「願我來世可以得到智慧光明,來滅除一切眾生的愚癡與黑暗。」發是願已,禮佛而去。到了晚上,所有燈都熄滅了,唯有難陀的燈還繼續點燃著。次日白天,剛好目連尊者當值,看見此燈不僅亮著,而且燈芯還完好如初,猶如新的一樣,心裡想著:「白天點燈無益,不如把它滅了,等到晚上再把它點燃。」於是舉手想把燈搧熄,可是燈仍然繼續亮著;目連遂用衣服來搧燈,可是燈仍然不滅。佛陀看到目連想要熄滅此燈,便告訴目連說:「這燈並不是身為聲聞的你所能熄滅的,就算你用四大海的水,或者用山嵐的大風熄滅它也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這個燈的主人發廣大願要救度一切眾生,不是你所能熄滅的。」
佛陀說完以後,難陀便出現了,在佛前頭面接足禮,世尊便為難陀授記:妳將於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名曰燈光,十號具足。難陀聽到世尊為她授記,心裡非常歡喜,便長跪向佛請求讓她可以出家,佛陀允許難陀的請求,讓她出家成為比丘尼。
從上面這個佛典故事得知,布施給佛法僧三寶,果報不可思議啊!這也印證了另一部經的開示:【若作業時,於佛、法、僧、清淨持戒梵行人邊及大眾所,起於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決定發願求生中國,還得值佛及聞正法,受於上妙清淨果報。】(《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由於難陀以少物,自手殷重布施及發願,所得果報不可思議,所以佛陀便為難陀授記,於二阿僧祇百劫之中,成就人天至尊的佛陀。
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當你遇到清淨的佛法僧大福田,而殷重布施時,已種下好的種子,可以作為未來實證三乘菩提的福德資糧,未來才有機會實證二乘菩提的解脫果,乃至實證菩薩的佛菩提果。但是,如果在假名的佛法僧當中布施,譬如在佛門當中的常見外道、斷見外道、虛空外道裡布施,乃至在佛門男女邪淫外道當中布施,那不是在種福田,而是在毒田裡播種,未來所得的果實都是毒果,非但沒有福德可得,反而有損自己的福德,乃至戕害自己的法身慧命,那可就不好了。所以菩薩應該要用智慧來布施,猶如難陀一樣,她很有智慧,知道世尊及清淨僧眾是大福田,所以願意以行乞所得,購買油燈來供養世尊,以及發了救度眾生的大願,所以世尊才為難陀授記,未來可以成就佛菩提道。
接下來談第二個重點,對人要守信用,並直心待人,不應該用狡詐的方式欺騙眾生。因為狡詐的人心術已不正,心已經迂曲,世間人尚且不會接納此人,更何況是出世間法的二乘人,以及世出世間法的菩薩們,更不會接納。然而學佛人如果能夠守信用,不用狡詐欺騙的方式來對待人,對眾生不生害心,也沒有生起搶劫偷盜的想法,並且看見了父母、和尚、師長、有德之人,起而奉迎,並安施床座、恭敬禮拜,來破除自己的憍慢等等,未來可以成就佛的三十二大人相當中的手指纖長相。所以說,對人應該要守信用並直心待人,不應該用狡詐的方式來欺騙眾生。
接下來談第三個重點,應該遵守佛戒而不違犯。因為修學佛法而不遵守佛戒,學法無益。為什麼?因為戒乃是入道的基礎,要成就三乘菩提之任何一個菩提,最基本的就是要持戒;如果沒有持戒而不犯,未來終不可能獲得人身,乃至於三乘菩提之任何一個菩提有所實證。以此緣故,佛在《雜寶藏經》卷9曾開示,一個不持戒而墮入鬼道的真實故事。在佛世,有一鬼子母非常凶殘,經常殺害世人的兒子來吃,當時的人民深以為患,便向世尊稟白,希望世尊能夠解決他們的困擾。世尊就將鬼子母最小的兒子裝在缽底,使得鬼子母尋找七日都找不到,心裡非常著急;後來聽聞他人說,世尊有一切種智,能夠解決眾生的煩惱,於是來到世尊的處所問佛:「我的最小兒子到底在哪裡?」佛告訴鬼子母:「妳有一萬個兒子,僅失去了一個兒子,何必憂愁苦惱而到處尋找呢!世間的人民或有一個兒子,或有三個、五個,而妳卻殺害了他們。」鬼子母向佛稟白:「如果今天,我能夠找到最小的兒子,永遠不再殺害世人的兒子。」於是佛讓鬼子母看見最小的兒子在缽底,然而鬼子母盡其神力,也無法讓最小的兒子出來,於是向佛請求,讓她最小的兒子能夠出來。佛告訴鬼子母:「如果妳能夠受三歸五戒,盡形壽不殺生,我就讓你的最小的兒子出來。」鬼子母秉持佛的教誨,即時受三歸五戒;受戒已,佛就讓鬼子母最小的兒子出來。這時佛告訴鬼子母:「妳應該要好好持戒,妳往昔在迦葉佛時,是羯膩王的第七個女兒,當時作了很大的功德,由於不持戒的緣故,因此投胎為鬼形。」
從上面佛典故事告訴大眾,鬼子母在迦葉佛時,作了很大的功德,可是不持戒的關係,因而墮入餓鬼道成為鬼子母,以吃世人的兒子來維生,後來為世尊所度化不再吃人,並且由世尊敕使僧團,每日用齋時先施食給餓鬼,後來鬼子母成為佛教的護法神之一。由此可知,持戒有很大的功德,它可以讓人來世保有生而為人的資格,得以修學二乘菩提,乃至修學佛菩提。因此身為佛弟子,如果想要保住人身,乃至成就三乘菩提,如果不持戒,無有是處。
然而戒律的種類應該大致說明,佛教的戒律可分為:出家人的戒律,以及在家人的戒律。出家人的戒律包括了比丘戒、比丘尼戒等戒;由於比丘戒、比丘尼戒是聲聞戒,是一生受,而受持聲聞戒,最多僅能解脫於三界生死,所以聲聞人於斷結證得四果,以及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永不再三界現身意。在家人的戒律包括了優婆塞戒、優婆夷戒等戒在內,這些戒都是一生受,於捨壽後戒體就消失了。此外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受持菩薩戒,而菩薩戒包括了十重四十八輕戒,是盡未來際受持,與前面所說的一生受,有很大的差別。因為菩薩戒乃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也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不受持菩薩戒,而能成就佛菩提道,無有是處。此外,戒還包括了法毘奈耶在內,法毘奈耶就是法戒。違犯了法戒,比違犯菩薩戒還要嚴重,果報在地獄。譬如在佛門,有人主張大乘非佛說,他的意思是說,大乘法不是佛親口說的。可是佛弟子都知道,大乘法是佛親口說的,也是佛在二轉、三轉法輪所說的內涵;這些人妄說佛法的結果,已經違犯了法毘奈耶。又譬如有人主張,大乘經典是佛般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他的意思是說,大乘法是佛弟子為了緬懷世尊,而由佛弟子長期結集出來的。像這樣的說法,認為大乘經典不是佛親口說的,那也是違犯法毘奈耶。又譬如有人主張,世尊所說的真心如來藏,就是外道的梵我、神我論;既然將世尊所說一切有情的真心加以否定,當然違犯了法毘奈耶。又譬如有人主張,佛所說的真心阿賴耶識,是妄心、是生滅法,祂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因為否定了世尊所說一切有情真心阿賴耶識存在,也是違犯了法毘奈耶。諸如種種,凡是否定世尊所說的法,否定世尊所說的真心等等,已經違犯了法毘奈耶,也就是謗菩薩藏的人,名為捨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他從無始劫以來,所培植的種種善根,在他一說出謗菩薩藏的內涵,而讓大眾了知時,他以往所種的種種善根已經斷了,已經沒有任何善根存在。當他捨壽時,當然隨著謗菩薩藏的大惡業,而下墮地獄受苦;而地獄之苦,那可是長劫尤重純苦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已非一般人所能忍受。到那時候,他為他所說的、所作的愚癡行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是得不償失啊!
最後,綜合上面所說,佛弟子不應該貪外我所的財物,對人要守信用並直心待人,不應該用狡詐欺騙的方式來誑惑眾生,因為欺騙誑惑眾生,代表這個人心性已經迂曲,與三乘菩提越走越遠,於三乘菩提之任何一個菩提,當然不可能有所實證。此外佛弟子應該遵守佛戒,而不是破壞佛戒,更不應該而說、而作,違背法毘奈耶的行為。因為違背佛戒,乃至違犯法毘奈耶,那都是非常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若為逞一時之快,而於未來無量世要受種種不可愛的異熟果報,那終究不是有智慧的人應有的心行。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