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Mu-Hsien Hwang
慈悲的宗教就是要學生不批評其他人的宗教嗎?
有些長輩朋友很婉轉的要告訴末學不要在臉書上面批評其他的佛教大師,尤其是對海濤師父,因為他們認為末學不知道海濤師父的修行有多高,這樣的批評對大家都不好,除了會影響佛教界的一片和氣, 他們認為末學也是在造口業, 如果海濤師父真的有修行的高僧,那末學的未來下場不就很倒霉了嗎?
末學當下就聽他們說,畢竟他們比較年長,末學在家裡面同輩中是屬於比較年輕的,大家都會認為他們吃的鹽比我吃得飯還多。而且這他們出發點是為末學著想,當然能為其他人想,是有菩薩心,這值得末學讚歎。
另外有位好兄弟認為,他日子過得很清淡,他真的過得【不著相】,很【自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一切都放下的生活。
其實末學認為其實有些觀點是可以提出來討論的。末學就利用今天這個機會寫出來,順便跟大家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
1: 不要跟其他人辯證,要想跟其他人辯證是錯的方式。 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的宗教都有人天善法,而為什麼 佛陀能證明自己才是唯一的真理, 而也只有佛法能跟大家辯證跟證明是唯一能解脫的道。為什麼呢?
簡單的說佛教是有【宗】旨的宗教,而這個【宗】就是指第一因本心如來藏。而從這個 【宗】而教化眾生的法,這就是佛教。
希達多太子當初在菩提樹下明心,後來目睹明星見性,而成就了佛道。 也就是 佛陀親自證悟到看到了宇宙世界的真正的實際面目 (法界實相), 也就是證悟到這個本心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而佛陀也看到眾生也皆有自己這個萬有如來藏。 佛陀能證悟,我們當然也能證悟,也就是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佛教是可以證明的,是可以一步一步去實際印證的,而不是一神教的上帝是不予許您去猜測上帝的 (詳見聖經)。
一個是真理的宗教是絕對予許您去猜測的,也歡迎您去辯論的,因為真正的道理是辯不倒的。而不予許您去猜測去辯論的宗教,才是真正有問題的。
有一切智慧的 佛陀,當初就是看到印度教外道的錯誤所在,所以才很慈悲的去找他們去辯論。 佛以五蘊的施設法,將外道破斥了,外道所說的理就不能成立了。佛又施設十八界法,用六根、六塵、六識,破盡一切外道所說的道理;外道法被破斥以後,只好服輸,當場就成為佛的弟子;大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須菩提尊者……,這些大阿羅漢們,本來都是外道,就是因為與佛論法後斷了【我見】成為大阿羅漢。
也因為 佛陀的法是真正的道理,所以那些名震一番的大師才都辯不過 佛。
請問 佛陀有沒有跟其他人辯證?有呀。佛陀錯了嗎?而佛陀是真的去找其他人麻煩嗎?還是很慈悲的去度化其他人? 大家心裡面都有數。
請問 佛陀有沒有說大家都對?沒有呀。外道都被 佛陀破斥了呀。 說大家都對的是淨空師父,不是 佛陀。 請問您相信淨空師父,還是 佛陀?
末學再舉例給大家聽: 當初在天竺,我們敬愛的唐三藏 玄奘大師,就是該開了一個無遮大會, 而無遮大會,就是國王發通知,無論僧俗、貴賤,一律平等參加的大會。在這個大會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只要他得到公眾的認可,他就會成為法會之主,從而成為印度宗教界的領袖, 在18天中,只要有人對論主提出的眾多論點中的一個論點提出疑問,並能夠把它駁倒,論主就必須當場割掉舌頭,向眾人謝罪, 不然就是跟對方認輸,成為對方的弟子。而我們敬愛的唐三藏 玄奘大師在18天中駁倒所有的人。這時印度各派僧人共同歡慶,祝賀佛法大興。大乘教派的僧人們,給 玄奘大師共同加了個稱號——「大乘天」;小乘教派則稱其為「解脫天」。
為什麼 玄奘大師敢跟所有的人辯論,就是因為 玄奘大師也是親自證悟到看到了宇宙世界的真正的實際面目, 證悟到這個不生不滅的如來藏。
請問 佛陀跟 玄奘大師有沒有跟其他人辯證?有呀。祂們做這事情錯了嗎?
您知道現在台灣也有個佛教團體,也開無遮大會,邀請函寄去給所有的佛教山頭了, 十多年了一直到現在沒有出家師父、在家居士敢來辯論。 這個佛教團體就是佛教正覺同修會!!
2. 佛教就是要人行善。請問就行善就是佛教嗎?
我們從佛經來看,其實佛教就是 佛陀告訴弟子修行的方法,當然有很明確的方法跟定義。 如果想學佛,當然可以從六度波羅蜜開始做起, 所謂的六度,就是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能度慳貪,持戒能度毀犯,忍辱能度瞋恚,精進能度懈怠,禪定能度散亂,般若能度愚癡。
您也可以從這裡看到:
- 布施是六度的第一度波羅蜜。行布施也就是要有人天善法,沒有人天善法,其他的就不用談了。所以行善是一定沒有錯的。 但是注意行善布施一定要有正確的行為,比如說拿賣黑心油賺的錢去布施給佛教團體,這大家一定不認同的,所以布施行善,一定要持戒。
- 持戒就是要有正確的身口意的行為,如果做人不成功,不會做人,就一定不能成為菩薩,也不要想能明心的智慧了。
-如果一個人心不定,整天想東想西的,心猿意馬的,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當然就是不可能有定力的,也自然就不能成就禪定波羅蜜的,也同樣的不可能有精進波羅蜜的。
而同樣的一個人以外道的法,當作佛法,就是對佛法的知見不是很了解,沒有真正定下心看經典,佛法的知見沒有熏陶進去,這樣當然也不可能有般若的智慧產生,這樣是絕對不可能明心,甚至不可能成為阿羅漢的。
我們簡單的看看,佛在世的時候說法了四十九年,那這些說法,請大家回去看看佛教的經典,有哪些部分在教人行善呢?有的,可是在教人行善的經典,只佔了全部經典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佛陀整個的說法,絕對不是全部都教人行善。這就表示著,我們光是行善並不代表他真正傳承了 佛陀所教的教義。另外,從剛剛提到六度來看,菩薩六度裏面的話,布施也只不過是六度裏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還有五個項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學。所以,從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來就是我們所該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義。
3心中無憂無慮的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嗎?就是『不動心』?不『著相了』嗎?
心中無憂無慮,生活不執著到底有沒有符合心經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呢?我們來看看,如果純粹以所表現出來的灑脫跟自在來看,我們說當一個人對周圍的環境能夠覺察周圍的環境是這麼樣地無所限制,沒有被規則所拘束,以至於說他的心可以感受到自由自在的時候,請問您:這個心有沒有覺察環境呢?這個心當然是有覺察環境的,如果不能夠覺察環境的話,怎麼說得出這個心是在環境中自由自在、無所限制呢?所以,既然這個心是因為有覺察到環境才能說得出自由自在的話,那表示,這個心覺察分辨環境的能力是完全顯現的,而這個分辨環境的能力就是我們談的意識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不管您說的是細意識、極細意識,乃至於最最最最微細的意識,只要祂是意識,祂必定是具有意識基本上分辨環境、分辨境界的能力。所以像這樣子,以這樣子標準來看的話,我們就應該要合理的懷疑,當我們所謂的在環境中感覺很灑脫、很自在、不受環境限制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心境其實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就是意識在呈現的。
而我們的意識卻會隨著境界進行種種的分辨。所以在裏面有沒有生滅呢?有。有沒有增減呢?有。有就是「著相、執著」了。 只是我們自以為是解脫了,我們會這樣說,只要不受眼前的這些環境的限制,不要追逐於名利,我們就會自以為這樣子的意識心是完全清淨的意識心。其實不然,這個所謂的意識心於現在的世間法不染著的狀況,這個裏面的清淨,是完全不同於佛陀說的清淨本心的清淨的。所以,在這裏我們也看到了,如果我們用佛菩提道來判斷的話,其實在看破與放下光是講這樣子的概念的時候,其實它並沒有辦法符合所謂的心經上面提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菩提。
沒有被規則所拘束,以至於說心可以感受到自由自在的時候,雖然在世間法上已經可以使我們過得不錯,表相上的逍遙自在而已,但是根本不是真正的佛法,是世間法。 離成佛還遠的,非常非常遠。
您想知道 佛陀的「不著相、不動心」嗎? 如果真的想學佛,末學推薦想學的人到佛教正覺講堂去學。
也希望大家能累積人天善法的福德,有正確的佛法知見,並早日親證菩提。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敬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