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學習電子報

 

佛陀說,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無常,什麼時候會結束,誰也不知道;一生力爭得來的物質、財產,到底有多少時間能享用呢?又有那些能永遠擁有呢?

 

佛經裏有一段譬喻:

 

一位年輕人在岸邊看到水中有一塊閃閃發亮的金塊,他看了很高興,趕快跳進水裏撈取。

 

但是,任憑他怎麼撈都撈不到;筋疲力竭、全身既濕又髒的他只好上岸休息,沒想到在水波平靜之後,金塊又顯現了。

 

他想:「水中的金塊到底在哪裏呢?我明明看到了,為什麼撈不到呢?」於是他又跳下去撈,還是徒勞無功,他實在很不甘心!

 

這時,父親出來找他,看到兒子全身濕淋淋又髒兮兮的,問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兒子回答:「我明明看到水中有金塊,但是不管怎麼撈都撈不到。」

 

父親看看平靜的水面,再抬頭望著樹,說:「你看,金塊不是在水中,而是在樹上!」

 

這則故事是在譬喻凡夫總是為名利、空幻的東西奔波、辛勞,而這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有的人是因為「人生很苦,要趕快找到解脫的方法」或「我要求神通」所以才修行,但是修行若沒有正思、正見、正念、正業,路就會走偏。

 

所以,學佛就是要了解道理,了解人間空幻猶如水中的金塊一樣。

 

我們要常保知足的心,對人事物善解、包容、感恩,如此才能圓融、圓滿,才不會一直想要爭平等。

 

世間難有平等,幸福的人生一切從心起,要時時多用心啊!

 

 

報長 笑遊人間的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人身在局中會陷入迷失,很難看破局中的變幻,誤將假當真,卻將真當假,以為自己所見為真,歷盡辛勞才發現自己追求的不過是一個幻影。

 

水中撈月的故事也告誡我們,人生,就像在登山一般,我們追求的到底是登頂?還是欣賞登山過程中的風景?若人們只一味的追求登上頂峰,卻沒心去欣賞延途中的風景,事後回憶,雖有登頂的喜悅,卻無登山過程中的樂趣。

 

若只追求登頂,那麼,用行走登頂與開車登頂又有何不同?

 

 

敬請參閱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3846150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