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1481.jpg  

一、經常看一些同修在其他論壇上的發言,語帶尖刻與憤恨。在此建議,凡在電子報發表之法義辨正,語氣儘量誠懇平緩,對無知淺薄之人,儘量做到忍讓和友好,不與之一般見識、針鋒相對。佛云:一切眾生皆是可憐憫者!

答:這個意見很好。事實上本報發行之前,親教師會議已決議,《正覺電子報》將走「溫和中道」的路線。因此,若文稿的語氣過於尖刻、嘲諷,即使法義無有差錯,亦須適度的修改,方予刊登。

 

 《維摩詰所說經》說:「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為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有些人喜好藏身於暗隅,在網路上以化名、匿名發表誹謗三寶的言論,此即經文所說的「新學菩薩」,他們是因為學佛的時劫尚短,所以無法隨順無染無著甚深的法義。久學菩薩應當生憐憫心,設法救拔謗法的新學菩薩,由是之故,投稿《正覺電子報》的大德,請注意措詞,儘量配合本報「溫和中道」的風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