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讀經書時,讀到神通廣大的 佛陀總是以種種善巧方便攝受弟子們,佛陀全然知道這些徒弟們的過去、現在、未來世的所有念力以及過往修學的種種心歷路程,所謂『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而為說法。』 佛陀是以絕對清淨無染的身、口、意行修持福慧,來為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無怨無求的喪身捨命付出,最後圓滿證得佛地所具足無量無邊的「一切種智」的功德智慧,因而能夠如實掌握明瞭恒河沙世界所有眾生的「剎那心念」,因為具足如是能力,才能觀機逗教隨類教化弟子們,並且適時的加以輔導調教。每每想到 佛的無邊智慧,總覺得這些弟子們好有善根、福德、因緣能夠親隨 佛陀學法,不由得心生無窮的羨慕與歎讚,因為能夠與無上的 佛陀共處並聆聽世尊的教誨,可是要具有相當的福報吔,並非一般泛泛之輩者能有如此殊勝法緣,怎麼不令人稱羨呢!

在 佛陀的徒弟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舍利弗尊者更是以過人的智慧而聞名,所以在十大弟子中被譽為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待人處事的行徑向來本著「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風範,是位已遠離貪瞋痴三毒的行者,舍利弗尊者是一位只要受人一點點恩惠就會終生銘感於心的人,例如他對於當初引導他進入佛道親近 佛陀學法的「馬勝比丘」,終生懷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感激心情恭敬著,如果舍利弗尊者與馬勝比丘住在同一寺院,尊者在頂禮完 世尊後,一定接著馬上禮拜馬勝比丘,如果不住在同一寺院,則會合掌恭敬後五體投地的面向馬勝比丘住的方向朝拜,終其一生禮敬馬勝比丘;如此富有感恩戴德高貴情操的德行,因而得到當時 佛陀住世時所有出家、在家眾的稱許。

舍利弗尊者在許多世中已經跟著 佛陀學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大乘法義,由於未到三地滿心,受隔陰之迷所障,忘了他過往的生命史上已經發了大乘菩提願,此世誤將聲聞解脫道當作佛菩提道,經由 佛陀善巧的拉拔、於二乘人迴小向大後受記成佛,舍利弗尊者方知 佛陀的用心良苦栽培以及佛道的不可思議;緣此提示教導之意,也就是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前人所走過修法的足跡,正是可以肯定的告訴我們提供我們參考,佛陀所開、示、悟、入的是唯一佛乘大乘佛法,除此別無他法可以取代 佛陀所教示的大乘佛法,也只有經由大乘佛法的修行才能圓滿成就佛道,誠如以下般若經所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01-600卷》卷583:「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若諸菩薩發起二乘相應作意,便為二乘之所勝伏,當知不入諸菩薩數。何以故?舍利子!夫為菩薩唯求無上正等菩提,若起二乘相應作意,違本所欲,不能證得一切智故。如預流者煩惱現行,便違所求若智若斷勤求智斷故名預流,非煩惱行有勤求義。何以故?舍利子!夫預流者求二遍知:一智遍知,二斷遍知。煩惱現行,二求俱壞,故預流者常應精勤求智遍知滅諸煩惱。如是菩薩若起二乘相應作意,便違菩薩本所希求一切智智。」(CBETA, T07, no. 220, p. 1016, c26-p. 1017, a7)

我們應深信經中所言佛道的相應境界,不能只發起二乘相應作意,唯有發起大乘無上正等菩提修學一切智智的作意,才能入諸菩薩數,行菩薩道而成就佛果。但是没有一個人可以没有真正善知識的調教而能夠順利學習佛菩提道的;所以真實善知識在我們修學的生命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請參考以下經中對「善知識」的功能說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3〈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善知識者,如瑜伽師,能令趣入相應行故;善知識者,能為顯示,令見菩薩勝境界故;善知識者,能為覺悟,令於諸法覺本性故;善知識者,能為安慰,令諸眾生無憂惱故;善知識者,猶如羂索,能攝眾生入佛智故。」(CBETA, T10, no. 293, p. 812, a19-23)
上文經中提到「善知識者,如瑜伽師,能令趣入相應行故」,善知識猶如瑜伽老師,可以教我們從覺悟到佛智的境界,而到底「瑜伽」是什麼呢?請再看以下經文所述:

《瑜伽師地論》卷13:「云何瑜伽?謂或四種、或九種。四種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九種瑜伽者: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軟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CBETA, T30, no. 1579, p. 346, c24-28)
以上所述多種瑜伽之中,其中有一項是「世間道」,也就是說修學佛法絕對不能壞世間法,所以才會有「不壞世間法而證菩提」的說法,如果我們精進修學的方法,是破壞世間人倫道德的淫行、騙財騙色的行徑,此舉世法尚所不容,何能有資格向 至高無上無所不知的 佛陀學習呢?請再參考「下一尊在娑婆示現成佛」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的教示:

《瑜伽師地論》卷28:「彼由貪著利養恭敬增上力故,於非法中起於法想、起覆藏想、起惡欲樂顯發開示非法為法、諸有忍許彼所見者,亦於非法起是法想。愚昧頑鈍於非法中起法想故,雖如其教精進修行,當知一切皆是邪行。如是名為邪行所作瑜伽失壞。」(CBETA, T30, no. 1579, p. 438, a7-12)
上述經文有提到,如果把不是佛法的法道,當作佛法來精進的修行,當知一切皆是邪行。而正確的修行,至少有以下經文中所說的功德:

《法集要頌經》卷1〈3 貪品〉:
「若修瑜伽行,魔王不能伺,貪垢難消釋,如犢戀愛母
離貪免沈淪,離貪得解脫,因貪增喧諍,因愛饒毀謗
苾芻修止觀,證得寂靜果,貪意如良田,遇風雨增長
若遠離貪愛,煩惱不能侵,貪欲若薄劣,如水滴蓮上

彼煩惱易除,可說為智者。」(CBETA, T04, no. 213, p. 778, c3-11)

生命中無盡的輪迴,使得我們感到生死疲勞,如能學到正確的佛菩提相應境界,至少漸能遠離貪愛,煩惱不能侵,再經由發起大乘菩提心,進入菩薩數中來熏習法道,而要圓滿成就佛道,當然是有「相應」的「正確法門」可進入的,而「法」指的是「理論」,「門」指的是「方法」,有了正確的理論與方法,就是所謂的「方法論」,才可從基點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此在無量恒河沙數生命學習中才會「有法有門」可入,這必定都是要跟著諸 佛菩薩所示現的步履如實履踐而成就究竟佛道。如果偏離了佛經所說,自創品牌的佛法,不能與三藏十二部聖言量相應證,連最基本的「虛妄我」的「我見」都未斷,而竟以上師成佛自居,那是以「佛法名相作包裝」的手腕來「欺騙眾生」,這是假的「無上瑜伽」,當心「離經一句就是魔說」,恐將落入了六道輪迴中「最下下等境界」的「無下道」,而難有出離。

因為「瑜伽」就是「相應」的意思,而「瑜伽地」就是「相應的境界」;四聖六凡業道輪迴各有著不同的心性相應層次,造了「五逆十惡業」就感應「地獄果報」,造了「慳貪不捨業」就感應「餓鬼果報」,造了「愚痴業」就感應「畜生果報」,持五戒得人身,造十善得天身,斷我見、我執得為「阿羅漢」道,根據眾生心行的趨向,而有六道輪迴業道的因果差異關係,這些都是瑜伽相應境界;而最後到達究竟的「真實的無上瑜伽」,也就是 佛陀所親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道」,也就是說再也沒有一法能夠位在「無上道」上面。真正的究竟「無上瑜伽師」是具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十號功德圓滿的 佛陀,真佛是可以覺遍十方,對於十方三世一切有情一切世間都了知的,所以一定馬上知道你這世為什麼到這裏來,這就是真正了知你心中的種子(種子就是功能),而觀察在最適切的時候引導幫助你。因而, 佛陀的瑜伽境界,是「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才是真正的「無上瑜伽」境界。

所以我們可要謹慎依據 佛陀的教導來建立「擇法覺分」才是,而「佛法大海,唯信得入」,在佛道的修學過程中,能不能走上正確的道路,能不能學以致用,將佛法的智慧運用於生活中,能不能在法上有所實證增益而快速成佛,我們必須相信,這都需要靠「抉擇分」來幫忙,如果有了正確如理的「抉擇分」,就知道成 佛是不可能一世就可以成就的,當修了兩大多阿僧袛劫,到了「等覺菩薩」都必須再經過「百劫的時間」來修集「福德莊嚴」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是佛弟子們應該具有的正知見,請萬萬不要被矇蔽,誤信「雙身修法即生即身成佛──一世即可成佛」,不然辛苦修學誤入歧途與三惡道相應可是很令人扼腕的。佛弟子們!我們可要切記修學無上妙法成就道業,可是要「以戒為師」,身體是修行佛法度人生正智的道器,可不是淫行享樂的工具,當心「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啊!

如果我們深信 諸佛菩薩在經中所言,並點滴謹記心頭的依之檢點佛法的真實義理與妙義,就可以減少我們走錯方向,浪費生命的學習,「生命誠可貴,佛道價更高」,因為唯有佛道的修學,才可以讓我們圓融無量無邊的世出、世間法,屆時我們對浩瀚宇宙就没有一絲一毫的不知可言,這樣是不是很吸引人,所以佛弟子們我們務必要有正確的「抉法擇分」,以它作為我們佛法生命相應境界的導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