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懷著「修行去」的心情,歡喜踏進講堂,從此揭開「已始未終」有佛法意涵的「法會」,匆匆已過八載,假如只能說出一句感言:那就是——何其有幸!


   自從提著一只小行囊,告別窮困的雙親、南部偏僻的家鄉,來到北市謀生、奮鬥,而稍有成就者,那已經是旅北十多年以後的事了。溫飽之餘,經常自思:我——何德何能,有此一日!但心中仍掛念著:從孩提時代就嚮往的「道——修行」,到底明師在那裡?這一個掛念,常在心中隱隱作痛,尤其是看到諸多親友入於「一貫道」而又似有斬獲時,心裡更是著急!偏偏自己與「一貫道」又不相應。直到我踏入正法之門,這樣的遺憾總算獲得舒緩……

到同修會的第一個印象:
一、男女眾人數相當,老、中、青很平均,素質不低,聽講時若只提早三、四十分鐘到場,就已經沒有座位。
二、二個小時的「大乘起信論」,一句也聽不懂,自己太差了;大眾卻聽得津津有味,還窮作筆記。
三、這個「道場」的氣氛很好,我喜歡。

後來的印象:
一、就算你很窮,不捐錢,也沒有人鄙視你,這裡不向「錢」看。
二、沒有任何一人在同修會得到金錢上的利益,如:領薪水等。全部都是「義務勞動」,而弘法者更是「最大義工」兼捐錢「大戶」。
三、弘法者平易近人,完全沒有「大師」的架子;親教師、助教、義工等都很慈祥,到這裡聽課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四、師生或學員之間互不攀緣。
五、弘法者寫書、出書之速度很快,根本來不及看;國學造詣極佳,法義深妙,有些要重複很多次,才能稍微體會深妙的意旨。
六、只要進入同修會一年半載,您就會知道當今「佛教界諸方大師」的錯繆所在,那是已經達到「病入膏肓」的地步,甚至於會讓您「痛心疾首或於心不忍」而「悲從中來」。
七、這正是一個擔負著「摧枯拉朽、摧邪『顯正』」的道場。

現在的印象:
一、同修會學子各個責任重大,非千斤重擔所可形容,而且非挑不可、無法逃避,也都樂意擔負,肩負著的是「未來千年以上正法的命脈」。
二、同修會是「超劫精進、勝義菩薩」的集會場,演述必依經教、言皆第一義諦,理性說法,這是 佛世以來非常難得殊勝的「法會」、真正的「說法之會」。
三、福德不夠者,根本「入」不來。

誠摯的邀請:
福德夠才能看到這篇小文,並試圖信任末學以上的說法;
您可以利用一年的時間,深入同修會,您當會為「我」證明——以上所說,講得太客氣了;
您會想要利用更大的篇幅,把更多、更深的感觸與社會大眾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