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井蛙窺天
 

人類自稱是萬物之靈。其實以現有的科學知識而言,從空間來看,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不過是這個宇宙星系中的銀河系邊緣之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而已。從時間來看,地球上人類的起源也不過約兩百萬年而已,如就文明的發展也不過這五千年或一萬年,甚至以工業革命來說才兩百年,相較於這地球的四十六億年,這個宇宙的一百五十億年,真的如滄海之一粟般微不足道,何況尚且未推論到是否還有宇宙之外的時空。所以如果由發展幾十億年的文明,來看現今地球的文明,當然就會覺得人類的幼稚無知與野蠻了。所以佛經中對此時期的地球與生存其間的眾生說是五濁惡世,所謂劫濁、命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其實是相當容易由科學角度去理解的。

佛陀以其悲願示現在五濁惡世的人間,依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方便說法。十方世界的菩薩摩訶薩,亦各依其因緣及願力來此示現說法及向世尊請法,是以卷帙浩繁的佛經,有種種因應眾生而開示悟入的知見,亦有菩薩摩訶薩的甚深智慧。只是人類的壽命與智慧有限,所能體會的只不過如大海之一瓢。如同大學教授所開的一門課,小學生即使努力聽取,即使不是鴨子聽雷,頂多也只能以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去領會所能認知的一小部分。然而果真能領略出這一小部分,對這小學生而言,卻是如同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未來就可以漸漸次第體會到大學教授所傳授的智慧。

所以修學佛法首重不在皓首窮經、埋首典籍,而是在於如何開啟那扇智慧之門;自忖若非大智上根之輩,當覓善知識攝受教導,才是會取佛法智慧的不二法門。問題是大善知識難遇,在這眾生拙劣的世間,不見得表相莊嚴、徒眾眾多、聲名遠播就是善知識,有時善知識的見解還離經叛道凡俗不容。君不見哥白尼五百年前提出「地球繞日」說時,上至君王、教皇,下至一般平民,多是嗤之以鼻,只相信雙眼所見,認「太陽繞著地球走」才是正理。所以人云亦云,肯定與善知識無緣,福德與智慧才是親近善知識的因緣。


五、身心受用
 

末學原本是「貪瞋癡慢疑,樣樣皆不離」的凡夫個性,自私自利,行有不得,老是怨天尤人。在正覺同修會一年多的修學後,財色名食睡的貪著與煩惱居然漸漸轉為淡薄了;一向美食主義,居然能淡薄貪味,持續吃素;工作事業上即使回報不多,也願意辛苦承擔不為所苦;為了年邁父母,也另外租屋接來同住,略盡孝道;遇有煩惱還能反求諸己思惟改進;這以末學以往的習性而言,幾乎是不能想像的事。在種種做人處事世俗法的道理上,也漸漸能不被表相所左右,而稍稍能體會表相內的本質;在個人與社會,家庭與親友,工作與事業中雖未能盡如人意,卻也漸能知所進退,學著韜光養晦,蓄勢待發,很是受用。


末學的人生歷程與多年從事科技產業,以世俗智慧來說,還算有點小聰明,非屬迷信之徒;然末學自知是到同修會修學了一年多,才稍有開竅的。看很多人進講堂,聽了三五個月甚至不到三次,就不願再來,真覺得是入寶山空手還。何況有更多人士,聽聞是居士說法,尚未一窺全貌,就已預設立場遽下定論,那就與善知識無緣一會了。


提出一點個人淺見與心得,這在久學佛法的大德們,當然不值一哂;只希冀如有新學同修及會外大眾,在聽聞 平實導師說法或研讀 平實導師書籍及經文上,老覺得隔靴搔癢不得其門而入時,藉此而知有個他山之石,曾經也是如此這般;在同修會中安住聽法久而久之,也漸能稍解義理,身心受用,而願意相信末學所言不虛;進而來同修會安住學法,進德修業,那末學也就與有榮焉了。


六、擇法智慧

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同修會的教學內容非僅在道理宣說,亦重理解;理解道理後行持才不會偏差,智慧才容易生起;而由智慧的提昇,才能漸次理解到佛經的甚深理趣,對事理上的本質也容易如理思惟,不惑於表相。記得前時陪家父看電視,正好轉到宗教台,拍攝的是某寺院的住持在大雄寶殿中長跪誦經,佛號的背景聲音襯托得甚為莊嚴。此時插入一段畫面,這位住持說將舉辦一場法會,歡迎諸方大德多多護持。本也合乎情理,只是螢幕上一直重複出現的跑馬燈字幕--「己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頗為醒目。我想會內同修來看,肯定大大不以為然。怎麼自己尚未得度,就想要先度他人?萬一成了泥菩薩過江,一盲引眾盲,相率入火坑, 恐怕只能「披毛戴角還」了。一般大眾知見不足智慧不夠,無能判別,都是從表相判斷事情。只要覺得師父莊嚴慈悲,就忙著發心護持,出錢出力。至於師父會不會度,要怎麼度,要度人到哪裡去,卻都無法分辨檢擇。末法時代眾生的確可悲又可憐憫。(作者案:後讀平實導師書籍,證實果然如此。《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有相似經文,但尚有三句「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經義是說菩薩尚未度到究竟的彼岸,自覺未圓而仍能發心度眾;這句「自未得度」的意思是指尚未成佛,而非尚未開悟;意思是自己尚未成佛而願意度化眾生的人,即是菩薩發大悲心。少了後三句,就沒有自覺未圓之意,成了「自己有悟沒悟、會不會得度都沒關係,要先去度人,這就是菩薩的發心。」這位住持如果是引用經文,當知經文義理,肢解取用就成了斷章取義,不免誤導眾生。《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世尊有言:「猶如有人自己沒溺,復欲度人者,終無此理;己未滅度,欲使他人滅度者,此事不然。」多讀經文,此理甚明。)

真的若不能生起實證的智慧,如何能瞭解經中的佛法?不解佛法又談如何受持?只有受持經義中的正理,如理思惟,生命才能有超然自在的見解。現代的電腦科技雖然讓經文閱讀變得容易,然而經文義理深奧之處,若無善知識開示引導,時空背景不同的現代人,依著現代知識來依文解義以致斷章取義,也就司空見慣了。是以不少學佛人士,早課晚課發心精進,學佛多年,依舊煩惱不斷,習氣依然。所以佛在《法句譬喻經》卷二說: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真是一針見血。修學佛法我們說要「信解行證」,從佛語不虛我信受,到親證佛法,行門是重點所在;若無明確可行可證的行門,佛法只成戲論,只是一門學問。然而要有正確的行門,慧解就是一個關鍵;若無隨文入觀的能力,光從文字表相,依著今生所學的知識常識,如何能理解佛法的甚深微妙呢?所以依著善知識的引導詮解,才能增進我們慧解的能力。只是 世尊早已開示,此是末法時期,若是末法時期而正法時時可聞、處處可學,世尊所言「末法時期」不就成了「不如實語」?在這末法時期,出家容易,信徒眾多,個個山頭動輒百萬信眾,表相佛法蓬勃興盛;灌頂、拜懺、授戒、祈福、弘法、消災、講經法會,此起彼落好不熱鬧;人間佛法大行其道,放生、超度、趕經懺……等。然而 平實導師不願現出家相、不受供養,除了依菩薩法道次第的修持,為了破除眾生表相崇拜,也有一些不得不然的道理。


七、請入寶山


    末學智慧淺薄,人生路不知所由、不知何止?有緣來同修會修習一年佛法,即能心得安住,淺昧智慧略有所增。同班同學定力慧力優於末學者,大有人在。末學其實文筆不佳,會用心寫此淺見,實因自己走過茫然無知的歲月,知道自己不知生命何去何從之苦。以自己的心性轉折與淺薄見解來作野人獻曝,無非是希望讓尚未來聽聞 平實導師說法的新學同修以及會外的教友們知道:能來同修會進修,即便尚未明心見性,只要能熏習正確佛法知見,亦能提昇智慧,身心受用。雖然正覺同修會教的是菩薩法門,如果慧力不足、定力不夠、不能配合行門──無相拜佛之功夫、無法累積福德資糧,那學起來可就備感辛苦,容易退轉。但想末學一年多來,事業工作尚未熟稔,歷經收了一家店,重新裝修另一家店,重新開幕;找房子接父母同住,搬家安置;末學這樣的情形還能隨緣進修,您若非福薄慧淺之輩,肯定成就能數倍於末學。
 

一般開經偈上所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多少人有機緣能夠得遇善知識,並體取經中微妙甚深的無上法,進而受持、讀誦、正念、思惟,的確是難能可貴?《金剛經》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光是聽聞佛言甚深了義之佛法,而能不驚不怖不畏,就已經是甚為稀有之人。佛經上 世尊甚深了義的句義、實相般若的智慧,諸菩薩摩訶薩由恆河沙劫以來所修學的智慧,都不是以身為人類一、二十年,或三、四十年的學習或歷練可以意會的。善知識的攝受教導,是增長佛法智慧修行增上的最大關鍵。

最後普願天下佛子,修學佛法能夠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有善知識依止,亦能不惑於名氣與僧衣,仍能如理思惟,依法依義依智依了義經,而能通達文字般若乃至實相般若,進而深解佛經義趣,由聞思修證上地地轉進,安忍修學菩薩摩訶薩法,己利利人,己達達人,利樂有情。(註:依色身是否出家之表相選擇所依的善知識,即是依其人身而不是依其法義,名為依人不依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