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歸命三寶 滅罪培福.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708-a13_033

正鈞老師開示 佛典故事  033  無常品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上泡者,誑惑人目.jpg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境俱亡復是何物?.jpg  

 

天童禪師又言:【因因緣緣,果果報報,在其間無分外底。更須知道:光境俱亡復是何物?】(《宏智禪師廣錄》卷六)由此可知,天童宏智禪師雖然一生努力弘揚默照禪,但是他的默照禪,並不是教人坐在離念靈知旳意識境界裡,而是要人觀行:把見聞覺知的六識心自性,經由默照觀察而了知意識、六識心的所有變相境界;認清了以後,排除一切意識覺知心的變相境界,自可認得不墮六識自性中的第八識如來藏了,這才是默照禪的真實意旨。

《平實導師著作 鈍鳥與靈龜 頁171》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車這檔事   

近年來行車紀錄器的盛行,幾乎每部車上都有一台做為發生車禍時的證據,報章媒體也據以製成影片作為報導事件善惡行之新聞題材;關於紀錄器的盛行不是沒有原因的,回想我們過去是否也曾遇過諸如此類的事情,舉例來說:有人被逼車起瞋後狂追,下車拿著棍棒一陣亂打後揚長而去;塞車時為了搶車道互不相讓發生擦撞等等……..最後閙的不可開交;但冷靜想來這些彼此的爭吵是可以避免的。

探討事情的發生所引起的原因,皆是因為有一個「我」面對不順境而引起的瞋念!因為這個「我」被逼車、因為你搶走「我」的車道而引起了一場彼此的爭吵,在吵架時常會聽到「你你你….怎麼樣」,「我我我…..怎麼樣」之類的表述,就是離不開爲了坦護這一個「我」所致;而「這個」所引發的「我的」許多見解,在佛法中被稱爲「我所」,它系來自「意識的分別心」而來的,也由於人類牢不可拔的錯將「意識」當做「常住不壞的我」,所以就認同「我」所擁有的一切想法、作法也都是真實的,這就是佛法中所提到的「以意識為常」的「我見」,是人類累劫來一直將「虛妄的意識」錯認為「真實」的可悲,這正是生命的學習無法突破之重要轉捩點。俗云:「一種米養百樣人」,例如,光是一些見解就因受制於教育、主客觀環境的不同而有千差萬別;譬如在回教國家實行一夫多妻制,而台灣則是一夫一妻制;這個因地制宜的見解,因國家法律制訂而有不同的規範;如此說來,孰對孰非?因此實無法強迫對方接受我的見解,就可避免發生許多憾事。

既知,在現實生活中,因「我見」的關係才引起瞋念,那把「我見斷了」不就得了!那該如何斷除呢?需先從「我見」它是如何生起下手。現在,就以一事為例來觀察自己的心態;以前開車常會遇到慢行車佔用快車道,心裡總嘀咕著「這人開這麼慢是會不會開車啊!」接著打了方向燈催油門直接超車,可是若遇到脾氣差的駕駛人,他會直接超車到您的前面,然後緊急煞車發洩怒氣。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當境界現起不如自己的想法時,總是會有些情緒反應,當情緒不斷的被挑起,最終失控偏離佛法的教導「好事向別人,惡事向自己」的教誨而後悔莫及,可見這些不如己心之念生起,就違背了「攝心為戒」「反求諸己」的戒律了。

因此為讓不善心行消失,既然無法轉變他人,不妨轉變自己讓心更為清淨。以前常訓練自己換個角度來思考剛剛的例子,如果開車的是眷屬子女,一定不會對他們做出傷害的事情;當他一時想要開快車而不會造成任何生命的危險,那就忍讓布施給他;更或他有急事需開快車等等,就來讓自己安然地接受;然而畢竟當境界快速且突然現起時,因自己的「瞋心」未斷,常因一剎那無法接受而生起種種身口意行,造下種種惡業,這是多麼得不償失的事,俗話說:「火燒功德林」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宜對一切眾生常生「慈心觀」來對治瞋心。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0151019天壽將盡「五衰相現」.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708-a13_033

欲界天的常法,這裡所說的常法指的是通常會有的現象,當天人即將捨報之前會產生五種現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五衰相現」,《俱舍論》之中又說會先有五種小衰相現前。五衰相在諸經論中的翻譯是大同小異,此經中說的是:「一者身上光滅,二者頭上華萎,三者不樂本坐,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塵土著身。」其一是天人都有身光,這是報得的身光,天人互相之間可以看到,隨其福業、功德的差別,身上的身光程度是不盡相同的;第二是天人的頭上都自然會有不同的花鬘,花鬘開始自然萎謝的時候,也就是壽算將盡之時;其三表現出來的是,開始會對自己本來在欲界天的環境、宮殿等等不再愛樂;其四是天人的身上、腋下開始都有臭味出現;其五則是本來天衣、色身都是潔淨而自然不染塵土,如今卻開始有著塵土的沾染。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