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07 Wed 2017 08:00
✪心靈點滴~馬雲寫給兒子的一封信,感動無數人!
- Jun 07 Wed 2017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施設「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戒禁取見。
- Jun 06 Tue 2017 08:00
◆法語賞析~勸導眾生吃三淨肉,是為了僅受三歸五戒這個階段眾生的方便。
佛陀以三歸五戒的方便,攝受眾生遠離三惡道之苦,當中沒有明制不吃眾生肉,是因為僅受三歸五戒這個階段的眾生,還沒有修學佛法中的智慧,來斷欲界五欲的煩惱,所以勸導眾生以吃三淨肉為此階段的方便。三淨肉指的就是此眾生肉:沒有看見為你而殺,沒有聽見為你而殺,也沒有懷疑是為你而殺。也就是說受了三歸五戒,口欲上想吃眾生肉,就以三淨肉的原則來食用;如是意念上沒有對眾生起殺念而守五戒中的不殺戒。
學佛釋疑(三)第99集 正德老師開示
- Jun 06 Tue 2017 08:00
✪生活中的佛法~「十習因」的「第一因」?
這個題目是什麼啊?!連有接觸佛法的人都未必看得懂。這是 佛陀在《楞嚴經》中所提到的一個名詞,「十習因」它的意思是有情眾生一直熏習的十種習慣上的前因,而熏習不同的前因,必然相應交感到未來世緣熟時的不同的果報,講白話一點就是先前造作了某種業,而承受後來於緣熟時應得的報應,就是「自作自受」的意思啦!
而我們每個人身口意的造作都是在「感情」與「理智」的趨使下來進行的。一般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會說,這個人較感性、那個人較理性,而感性的人因為較重感情,容易被情感左右難以如理判斷事情,而理性的人較能跨越情執,遠離情緒的困擾而客觀地以理智來判斷事情;若以佛法修學的角度來說,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情執與理智的差別,産生不同的學習命運,在恭讀了 平實導師所寫的《楞嚴經講記》之後,對於「情執」與「理智」影響著生命的升、墮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第113頁中提到:
「想」與「情」不一樣,「情」是厚重的,會使人下墜於人間乃至三惡道而不能生天;「想」則是輕安而往上飄的,往往是能提昇未來世的所生之處。
- Jun 04 Sun 2017 08:00
✪飲食、健康養生篇~走路吧! 孫正春走到腫瘤也怕他!(轉貼謹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