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般若諸經所說之無我與我

 

第二個部份是《般若經》所說的「無我與我」。《般若經》有大品《摩訶般若》、小品《摩訶般若》,還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還有《心經》。

《般若經》怎麼說「無我」?在顯說無我部份,譬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位都明白這個道理;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換句話說,在大小品《摩訶般若經》裏面說:三世所現的一切諸法,祂不否定;但是現象上是有,實際上卻是暫有、假有,沒有真實常住不壞之體性。因為是暫時而有、假合而有。所以一切有為法,在現象上不是沒有,承認它是有,但它不是真實不壞的法,所以五蘊、十八界「我」也是這樣暫有假有、而說是空、無我。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而接下來「具足眾戒」——所謂八關齋戒,就是依於出家眾能夠受一日一夜的這種八關齋戒,能夠在一天之中持守五戒之外,另外加上三個齋戒之法。那因為時間的關係,有關於八關齋戒我們不詳細說。可是我們可以知道說,這八關齋戒就是,為未來——我們將來,可以有出家的因緣,因為八關齋戒,就等於是出家一天,當一天的沙彌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常常去受八關齋戒,可以增長我們的福德跟功德,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也應該要具足眾戒,之中八關齋戒也是我們應該要修學的。

再來,有所謂的聲聞的「威儀戒」,就是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沙彌跟沙彌尼有十戒,式叉摩尼戒是有關於女眾菩薩要出家的時候要經過的一個戒法,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也不解說;比丘戒兩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戒,這是依於四分律所說,這個因為是屬於出家戒法,不適合我們的解說,所以我們這個部分也不說。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勇駕駛蔡崇輝 牌位入忠烈祠
中央社 – 2012年1月30日 下午9:34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轉貼自網友:

 今天問了一位小朋友你知道紅包的由來嗎? 小朋友回答因為紅包是紅色的所以才叫做紅包!

1.紅包的由來:

在所有的婚喪喜慶中,主家都會準備紅包給親戚朋友中前來幫忙的對象,其實在以前,是準備「香、燭、禮炮、金紙」給這些前來幫忙的人。而幾斤的香、幾對的燭、幾串的炮、幾包的金紙準備下來,不僅是打點的人負擔重,受謝禮的人其實也帶得麻煩。有時候五術界的老師一天中要替許多人處理大小不同的事務,一天下來收到的「香、燭、禮炮、金紙」可能有一牛車,根本搬不回家,於是才有紅包折現,讓拿紅包者自己去買香、燭、禮炮、金紙來答謝祖恩、祖德。而後的演變,才會有「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句話,作為各人因果各人挑,不擔他人因果罪的藉詞。

2.壓歲錢的由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2/01/30     09:22

(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2011年12月7日美國自由亞洲電台,播出採訪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訪問當時張董事長時任執行長)、余正偉老師,和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的董事長達瓦才仁的訪談。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tai-12072011101028.html?

採訪中達瓦才仁撇清藏傳佛教雙身法,其中說法漏洞百出,並極力抹紅毀謗正覺;真心新聞網針對達瓦才仁這次的狡辯與不誠實言語,必須舉證破斥,正本清源,以免民眾又被其誤導。

達瓦才仁指出:藏傳佛教之所以被稱為「密宗」,就是因為經典上的文字記載都有「密義」,除了上師傳授,無法瞭解真義。不能只用字面上的意義直觀解釋。】(大意)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