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貼 十信位所要學習具備的,第一個就是所謂的「信心」。psd.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55-a08_006

由正元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說明了「認識三寶的真實義」。今天,我們繼續談世間凡夫如何能進入到佛法十信位的修行——具足對佛教三寶及佛法的信心。

我們在前面幾集當中說明了,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夠孝養父母,無論是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或是房捨、財寶,他都能夠盡心地供養,並且還能夠經常地恭敬、禮拜、尊重、讚歎;除此之外,也同樣能夠奉事師長,除了四事供養之外,也能尊重讚歎恭敬禮拜,並且奉行師長良善的教導;對於妻子、兒女、眷屬也能夠供給衣服、飲食等等,以及打扮莊嚴的飾品;如果遇到善知識善友的話,也能夠隨分隨力的布施、供養,並且恭敬禮拜、讚歎請法。能夠經常像這樣子做的人,一定是已經三業端正的人,那麼他的財富以及壽命就都會不斷地增長,而具足進入佛道中修學的福德資糧。如果加上對佛法僧三寶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聽聞了佛菩薩或者善知識的教導,接受「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的正理,並且已經瞭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間最究竟無上的正道,那麼,他就會樂於進入到佛門中成為佛弟子,開始修學十信位的初信位,來修集對佛法以及三寶的信心。

在《菩薩瓔珞本業經》裏面,有開示十信位所應該學習具備的十種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以及願心等十種心。

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長的時間,則是要看眾生心性的狀況。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夠滿足;善根差一些的,就會不斷地進進退退,時間拉得很長,最差的要一萬大劫才能夠滿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學圓滿的話,就能夠發起大菩提心,開始努力修學六度萬行,發願成佛,而成為初發菩提心的菩薩。

譬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當中有偈語說:「菩薩初發意,直心大功德,於佛及法僧,深起清淨信,信敬三寶故,能發菩提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

我們曾在第一集當中說過,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夠勇於發大菩提心,樂於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無量數劫的久遠修行來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圓滿無上佛果的有情,我們就可以稱他為菩薩。佛陀也在《優婆塞戒經》中說,「發菩提心故名菩薩」。可以見得,能夠發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才能夠稱為是「菩薩」。而在初發菩提心開始修學佛道之前的十信位中,基本上是不夠資格稱作是菩薩的,只是具足凡夫異生性的佛弟子,最多只能稱為是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即使是初發菩提心的菩薩,其實也都還是屬於新學的凡夫菩薩;一直要到般若正觀現前,成為位不退的七住位菩薩,才能稱為是久學菩薩。但是,才剛進入初信位,仍然貪著世間五欲之樂的假名菩薩,和經過一劫乃至萬劫努力修學,十信位具足、不貪著世間樂,已經能深心發意的初發心菩薩,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

例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云何名新發意?」答曰:「新學菩薩有二種:一者、深心著世間樂,軟心發意;二者、深心發意,不著世間樂。軟心發意者,佛不以為發心;深心發意者,乃名為發心。」】(《大智度論》卷九十六)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

但是正信的佛弟子,至少都已經能夠正確的認識到深著世樂的過患,瞭解只有佛道才是能夠究竟出離的安樂之道,所以才願意逐步遠離對世間欲樂的貪愛。如果有人是因為聽別人誘惑說「修學佛法將來可以享受到世間最美妙的男女欲樂」,因此才來修學佛法的話,那麼他最初的發意、發心就不清淨,將來就必定會走入邪道邪法去,而得到三惡道的苦果,離佛道越來越遠。

所以,正信的佛弟子在十信位的修學之中,就必定會由原本的貪著世間五欲之樂,而逐漸去除對世間五欲樂的貪愛,這同時也可以檢驗一位菩薩是不是已經滿足十信位了。如果有一位菩薩,仍然非常貪著於世間五欲之樂,完全沒有辦法捨離的話,那麼可能就顯示,他還沒有滿足十信位的修學。

前面說過,十信位所要學習具備的,第一個就是所謂的「信心」。這個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談的,我們必須要相信,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有三世輪迴,有善惡因果;除此之外,還要相信有佛地究竟無上圓滿勝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薩都會無時無刻地護念著我們,指引我們依循著正法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進。這就是所謂的信佛。並且我們還要相信,確實有能出離三界的法,確實有能夠探究一切眾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這些就是所謂的相信佛陀正法。並且除了佛跟法之外,我們還要相信,諸佛菩薩會在這個世界幫我們安排適當的善知識,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善知識傳授佛教正法給我們,這就是要相信有大乘勝義僧寶的存在。

所以,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個信心的部分,我們要透過聽聞正法以及思惟簡擇,直到能夠深信有三世輪迴,有善惡因果以及大乘三寶的真實義理。

如果我們已經如第五集中所說,對於三寶的真實義有了正確的認識,也已經對於佛法僧三寶發起了清淨信,明了一切世間法中,只有三寶才能幫助自己去除三障煩惱,得到涅槃真實解脫,那麼很自然的就會樂於歸依三寶了。譬如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說:

「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優婆塞戒經》卷五)

我們也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來檢驗一個人是不是真心的歸依三寶。如果是真心歸依的話,在歸依佛之後,他寧願捨棄身命,也不會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當他歸依法之後,寧願捨棄身命,也不會再依止外道的經典;當他歸依僧之後,寧願捨棄身命,也不會再依止外道邪師。當一位菩薩能夠以至誠心發起這樣的誓願,並且如法受持三歸依之後,那麼就成了佛門四眾之一的優婆塞、優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

在台灣,有許多人自稱為是佛教徒,但是他們除了受持佛教的三歸依之外,另外同時也經常祈求其他的許多神明;他們認為有拜有保祐,拜越多的神明就越能夠得到神明的保祐,這樣子他會覺得比較安心。但這其實就表示,這些人都還是屬於民間信仰的層次,因為他們對佛教三寶還沒有正確的認識,還沒有辦法對於佛教三寶發起清淨信。所以,即使在表相上已經受了三歸依,但其實這並不能算是具有清淨信的佛教徒;那麼他們也就一定沒有辦法安忍在佛菩提道上來修學。基本上,這樣的人並不能夠稱作是佛弟子,當然也就更稱不上是一位菩薩了。

另外,我們在第五集當中有說明了,無論是佛寶、法寶還是僧寶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眾生都有的自心如來藏;所以,除了歸依佛法僧三寶之外,我們還應該要瞭解所謂的「三自歸」,其實還要歸依於自身的如來藏。

在佛世,除了受三歸依成為佛弟子之外,同時還要隨分的受持五戒。這是因為受五戒的話,是發起誓願對於一切的有情都不造作殺盜淫妄等等惡業,所以能夠讓一切眾生都對你遠離了五種的怖畏。而在一切的布施當中無畏施是最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稱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惡道受長劫的惡報;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來守護,所以說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

我們前面提到,菩薩之前在修學人天善法的時候,就已經修學了五戒十善。那麼,為什麼歸依三寶之後還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有解釋說:歸依三寶之後再受五戒的話,因為是依於 世尊所開示的第一義正理,所以這時候五戒就稱為第一義戒;而如果沒有依於三寶來受戒的話,因為是依於世間凡夫的雜染妄想來受戒,所以就只能稱為世間戒,那麼就會有根本不淨、受已不淨、莊嚴不淨、覺觀不淨、念心不淨以及果報不淨等等的六種不淨。所以,依於三寶而受的第一義戒與世間戒,這兩者之間的福德差異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在受三歸依的同時,最好也要再隨分受持五戒。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第二信位,就是要成就所謂的「念心」。所謂念,是指對一件事情能夠憶持不忘,就是我們要時時憶念著善知識教導我們的善法以及正法,要持續不斷的安住在法上。這個念又可以用六念來作說明,六念的前三個就是憶念三寶——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還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經常憶念著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業道,並且應該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記修行成佛的大目標。這就是念心。

佛陀教導我們說,如果能夠以至誠心來修學念佛,當我們遭遇到種種惡劣不清淨的因緣的時候,就能夠遠離這些境界,並且增長慈悲以及智慧。所以,我們在究竟成佛之前,都應該時時要記著念佛而不間斷。

有許多佛弟子覺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非常的困難。在這方面,正覺同修會的 平實導師所倡導的無相念佛,有非常詳細的修學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夠讓修學的人具備動中定的功夫,可以不受外境影響而失念,所以是非常殊勝而且很受用的念佛法門,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來修學。

另外,佛陀又教導我們說,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莊嚴,念施、念戒、念天則是福德莊嚴;如果能夠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話,就能夠莊嚴自己以及一切眾生,所以我們應該要修學這六念法。

再來談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進心」。也就是,隨著對三寶,對因果,以及對佛道的正確認識,信心會不斷地增長,所以會逐漸產生要持續不斷地在佛教正法上修行的精進心。除了行善去惡之外,還要更進一步去瞭解:什麼是無漏的清淨業?更要知道,淨業是要在將來有了斷我見的智慧之後,才能夠真正做到的,所以會在心中種下要去追求斷我見的解脫智慧的清淨種子。這就是第三個——精進心。

第四信位是要成就出世間法的「智慧心」。慧心就是我們在聽聞、熏習大乘佛教法義之後,能夠加以思惟簡擇,並且作出正確的抉擇,這就叫作慧心。因為佛教非常強調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就是要求大家在聽聞正理之後,要能夠如理作意,要仔細地思惟整理之後,才作出正確的抉擇,這樣才能成就真實的智慧。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絕大多數的學佛人都非常缺乏簡擇正法的慧心,大都僅憑著表相的排場或是直覺,就跟著感覺走,完全不去瞭解這位法師或者善知識所說的法到底正不正確。這就表示這些人的慧心是不具足的,他們還沒有完成十信位中關於慧心的修學。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談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我們下次將會繼續說明十信位十心還沒有說完的部分,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