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貼 「不滅癡愛,起於明脫」20.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9/4248-a19_028

第028集

須菩提問疾(上)

 正超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的節目。上一集節目中,佛吩咐頭陀行第一的大迦葉尊者向 維摩詰居士問疾,但大迦葉尊者推辭了,這一集輪到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出場了。

我們先來看一小段經文:【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維摩詰所說經》卷1)從這一段經文中,我們看到 佛交代須菩提尊者去看 維摩詰居士,以探望他的病,但須菩提尊者想起以前曾經到他家去乞食,當時維摩詰居士雖然取了缽,把裡面裝滿了飯,將要遞給須菩提的時候就跟他說:「如果你能夠在飲食這個法上平等、平等的話,那麼就可以看見一切諸法也都平等、平等。如果看見一切諸法都平等的話,於一切飲食也都是平等、平等;要像這樣子來行乞,才可以把這一缽飯拿去吃。」這下子完了!須菩提根本就沒辦法吃這一缽飯了。因為 維摩詰居士所說的話,聽起來跟須菩提所修行的二乘法解脫道完全顛倒、完全相反。對於等覺菩薩 維摩詰居士所說的深妙義理,須菩提根本無法理解。

各位菩薩現在可以來聽看看,維摩詰居士為什麼說「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呢」?這就牽涉到宗門密意了!就好像禪師們每天叫人「洗缽去!吃茶去!」吃飽了就叫人洗缽,洗缽完了又叫你去吃茶,吃茶吃到肚子餓了又叫你吃飯去,這個都是有道理的喔!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吃早餐、吃晚餐、吃午餐,乃至有時候做事情做得很累,耗掉很多體力,睡前還得來個宵夜,工作中還要飲茶、喝水,喝果汁、吃水果,莫非都是食;所吃的食物味道又各個不同,一般人都會說這個絕對是不平等的啊!可是當菩薩們修學大乘法,證悟以後,轉依了真心如來藏來看待這一切法,卻都是一樣了。

當然會有人這樣子說:「對我來講都是一樣的,因為我都是了了分明而不分別,我都不管它的味道怎麼樣,我反正都是吃,所以平等、平等。」各位菩薩!您若認為這樣子就是真的平等的話,那你吃了一定是沒有反應,才叫作平等。可是這盤菜為什麼鹽放太多了,入口就覺得鹹得變苦;而那盤菜辣椒放得太多,吃了又會辣得全身冒熱汗。請問:「吃了這兩盤菜,覺受會是平等嗎?」顯然不平等嘛!如果是平等,那應該是你吃了這兩盤菜以後,完全都沒有反應,那才叫作平等啊!既然口舌都會覺得鹹得變苦及麻辣得冒汗,顯然你心中就會覺得不平等嘛!於食中既然不能平等,諸法也一樣不會平等,這都是因為是以覺知心意識為中心,所以於諸法都不平等。但是對於菩薩來講卻是平等的,因為菩薩不在覺知心上面來看待這些事,而是從如來藏來看這些事;所以當你吃各種食物的時候,覺知心無妨不平等,但是於不平等當中,就有平等的真心如來藏,菩薩是這樣子證得般若的。因為從真心如來藏、從法界實相來講:諸食平等、諸法也平等。

維摩詰居士又說:【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明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維摩詰所說經》卷1)各位菩薩要知道 維摩詰居士所說的話必有深意。維摩詰居士說:「如果你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才可以吃這一缽飯。」那什麼叫作「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呢?也就是說,於食物的味道起了貪,這個就叫作婬;但是對於不合口味的食物生起了厭惡之心,那就是怒;於食物、飲食之法中,不能瞭解這些諸法其實都是從如來藏裡面所變現,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那這就是癡。婬怒癡與無婬怒癡其實是同時可以存在的:因為婬怒癡都是覺知心意識的事情,可是實相如來藏從來都不跟婬怒癡相應,但是卻與意識同時存在;所以意識的婬怒癡不斷除,在存在的當下,卻是另外有一個如來藏心,不跟婬怒癡同在一起,證悟的菩薩們是這樣子來現觀的。

維摩詰居士又說:「不壞於身而隨一相。」這是指出眾生身相各個不同,張三、李四、王五、趙六,長得各個不一樣,但是有一相卻是完全相同的哦!不但人類之間如此,我們如果再跟動物來作比較,也是一樣的:陸上的動物四隻腳在地上爬,禽類兩隻腳卻有一對翅膀天上飛,魚兒在水中游,餓鬼餓火中燒,各類有情各個法相各不相同,可是統統有一相,沒有二相。各位菩薩知道是哪一相嗎?是的!就是 維摩詰居士所指的這個如來藏相。因為如來藏相都是一樣的,所有的眾生都沒有差別,上至諸佛,下到地獄眾生,其實都是相同的這一相。這是有情及自己都活著的當下,就可以親證的;所以,見到同一相,不必等到身壞命終以後才是同一相,而是活在當下就是同一相了。

又何謂「不滅癡愛,起於明脫」呢?二乘菩提都是要把見惑、思惑斷盡,才可以得解脫、才可以得明。也就是斷了無明,這是二乘菩提的法;但是大乘菩提不是這樣子的,儘管思惑煩惱還很強烈,但是都沒有妨礙,照樣可以離於無明,照樣可以證得解脫。不斷思惑而證得解脫,這是二乘人無法想像的,因為二乘人想要得到解脫,就要把五陰、十八界全部滅除,全無我執,這個叫作親證解脫;滅除以後成為無餘涅槃,叫作親證無餘涅槃。可是大乘菩薩不是這樣子,大乘菩薩一旦明心了,他看到阿羅漢一定要入涅槃,就覺得好笑;因為阿羅漢把自己滅了入無餘涅槃,那個還是如來藏啊!還是祂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只是把五陰十八界滅了,另外給祂取個名字叫作無餘涅槃罷了,其實還是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這個五逆,殺父是第一逆,犯五逆罪都要下地獄的。殺父、殺母是兩個逆罪,正是天地間之大逆啊!還有殺阿羅漢,也是一大逆,所以殺阿羅漢是第三逆。第四逆是出佛身血,應身佛在世間,惡心要害佛,所以一定要下地獄。最後一個大罪就是破和合僧,也就是挑撥離間,使得本來和合如一的聲聞僧團,或者是凡夫菩薩僧團,或者是勝義菩薩僧團,被挑撥離間而分裂了,而那個挑撥離間的人就是破和合僧者。這五個罪是天地間最大的重罪,必入無間地獄,而不是普通地獄哦!維摩詰卻說具足這五逆相而得解脫,各位菩薩想想這有可能嗎?一般人當然會認為不可能嘛!而聲聞、緣覺也絕對認為不可能,但是菩薩卻是有可能哦!

在說明證悟菩薩是如何以五逆相具足而證得解脫之前,先問問電視機前各位菩薩:「諸佛是誰作的呢?」是的,諸佛是五陰十八界來作的。如果當你把這個五陰十八界統統把它推翻掉了,那你就成為真實義的菩薩喔!推翻到徹底的時候,你就成佛了。雖然佛是五陰十八界作的,但是諸佛的真佛、法佛,叫作無垢識(因地名為阿賴耶識),而無垢識自身並沒有佛可說,當你現觀到這個道理的時候,才是真的於理上殺害了佛。殺佛時是如此,殺父、殺母也是一樣的道理。

同樣請問各位菩薩:「你家堂上二老父母是誰作的呢?」是的,就是他們的五陰十八界作的。這樣子於理上就殺了父跟母,於理上把堂上兩尊活佛都給殺了,這才是真的報恩啊!換句話說,要讓他們真的實證:我這個五陰十八界是因緣和合的假我,是無常、苦、空,沒有真實的我性;讓堂上二老能夠一一現觀——我確實是假有的。此時的現觀完成時,無妨老爸還是老爸、老媽還是老媽,但是他們都已經死掉了五陰十八界——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死掉啦;這就是兩個逆罪了。你如果真的孝順,就要把兩位老人家於理上要用如此的方式把他殺死。

那這樣子殺阿羅漢也是一樣的,阿羅漢一樣是五陰十八界作的,當然不是真阿羅漢,實際理地沒有阿羅漢,實際理地也就是如來藏的自住境界,哪裡會有阿羅漢呢?真阿羅漢是他們的第八識如來藏。你如果找到一位阿羅漢,讓他瞭解:你這個阿羅漢是假的,是方便說阿羅漢,實際上真阿羅漢是你身上的第八識。他如果在你的幫助之下,明心了、證悟了,這個阿羅漢就不再是阿羅漢了,你這樣子就是殺了阿羅漢;就像《金剛經》所講的:阿羅漢如果說他是阿羅漢,如果他想著自己是阿羅漢,他就已經不是阿羅漢了。懂得這個道理,才是真正的阿羅漢。

當你度到一個阿羅漢明心了,那就可以說你已經殺掉了阿羅漢,這時就已經具足三個逆罪了。第四個是出佛身血,你在末法時是遇不到應身佛,而化身佛也沒有血可以讓你出,那又是以什麼叫作出佛身血呢?就是破壞諸佛的血脈,這就是出佛身血。三乘菩提一切法理都是佛血,三乘菩提的法義流傳就是佛的法脈綿延;若是破壞了三乘菩提法義的流傳,這就是出佛身血。可是當你有一天實證了真心如來藏,而轉依了如來藏的時候,依於真心如來藏而言,實際理地沒有一法可得,佛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其實都是七識心的事,從如來藏來看:沒有一法可得。這樣就等於把佛的身血都給破盡了、出盡了,這樣子就有四罪了。

再來說破和合僧:一般說破和合僧,是在菩薩僧團或聲聞僧團中挑撥離間,使僧團分裂,這個是地獄罪。但是從般若實相的智慧來說,菩薩卻一定要破和合僧,才能夠成就道業,這是從理上來說:和合僧也是五陰來作,並且是由許多的五陰和合;可是菩薩現觀一切五陰都是虛妄,何曾有僧可以和合呢?實際理地中,人間的佛教中有僧寶,可是僧不是本住法,不論聲聞僧或菩薩僧,都是由色、受、想、行、識五陰和合所成,都是由十二處、十八界和合所成,所以一切僧人都是和合而成啊!菩薩現觀一切蘊處界和合而成的僧人,全都是虛妄不實而加以否定,轉依非僧的如來藏真如法,而如來藏自身無僧可說,這也就是破和合僧。這樣子,菩薩就已經具足了五逆罪。所以,你如果能夠具足五逆相的時候,一定是已經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了,那當然就是解脫者。

如何又是「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呢?不解就是不懂,不能理解四聖諦,因為二乘人是從四聖諦來修。請問各位菩薩:「是誰能瞭解四聖諦呢?」是啊!就是七轉識嘛!都是意識心在瞭解四聖諦,如來藏從來不管什麼四聖諦、不四聖諦的,祂從來都不管;因為祂離見聞覺知,離見聞覺知的如來藏怎麼會理解四聖諦呢?「不縛」,就是不被四聖諦所繫縛。請問:「什麼人會被四聖諦所繫縛呢?」是五陰十八界的凡夫眾生啊!因為四聖諦是他們求取解脫唯一之道,所以他們每天要在四聖諦上用心觀行,可是如來藏根本不管四聖諦,也不見四聖諦,所以祂不被四聖諦所縛。能看見四聖諦的道理,都是你六識心在那邊聽、想、思惟,才會看見四聖諦。見了四聖諦,就得了初果,如果再進修斷盡思惑,就成了四果人。可是你證得初果,祂如來藏永遠不證;你成為阿羅漢,祂永遠不成;祂不管你見道或不見道,祂都不理你。雖然祂不解四諦、不縛四諦、不見四諦,可是畢竟你還是已經見諦啦!你還是已經取證了初果,乃至於四果等等,所以又不是沒有見諦;如果你能夠現前這樣子觀察,你就有資格去向 維摩詰大士托缽了。

而所謂「非得果,非不得果」:就是當菩薩看見聲聞人證果時,菩薩不會說他得果了,也不會說他沒有得果,因為得果是六識心所證的;六識心捨報以後,就滅掉了,果也就不在了,所以其實他們都沒有得果;可是從六識心還在人間的狀況下來看,不能說他沒有得果。這樣得果,其實還是依如來藏才能說他得果,可是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也不懂四聖諦,也不修八正道,祂什麼都不修,所以祂無果可得。得果是六識心,然而六識心會斷,祂不會斷,所以得果實際上還是要靠祂才能得,所以非得果,非不得果。

什麼又叫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以前有個祖師開示說:「凡夫具足聖人法,而凡夫不知;聖人離凡夫法,但卻具足凡夫法。凡夫若知,即名聖人;聖人若知,即成凡夫。」各位菩薩想想看:一切凡夫都具足聖人法,因為每一個凡夫身中都有如來藏,祂是離貪瞋癡的,那怎麼不是聖人呢?誰敢說祂不是聖人呢?因為一切聖人無非就是想要斷掉貪瞋癡,才要那麼辛苦的修行啊!可是凡夫身中的如來藏也是離貪瞋癡的,那不是具足聖人法了嗎?問題只是凡夫不知道,所以他們叫作凡夫。凡夫如果證得了這個心,果然是離貪瞋癡的,本來就是離貪瞋癡的,那他就不叫凡夫了,他就稱為聖人。假使有大乘聖人事事都知,卻不知那個不知的,總是落在了了「常」知當中,那這個聖人其實正是未見道的凡夫。凡夫因為不知道身中有這個聖人法,所以叫作凡夫。如果有一個人,他的心是離貪瞋癡的,那就不能說他不是聖人喔!古時祖師就是這麼講的,卻是跟《維摩詰經》所講的一樣:【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就是說明雖然在三界中一切諸法都出生出來了,無妨貪瞋癡具足;跟凡夫一樣,一天到晚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堂上二老要供養、子女小也要扶養,所以跟凡夫們一樣,每天奔波不停,一切世俗法都現前了。無妨貪、瞋、癡相都有,一切諸法相都現前,但是同時卻另有一個自己不在諸法相當中,與這六塵一切法相都不相應的。明心以後就是這樣,無妨七識心一切諸法相都在,同時如來藏卻離一切諸法相。「如果你須菩提能夠這樣子,就可以取這一缽飯吃了。」可是須菩提不敢吃,因為那時候他還在小乘法中,沒有轉入大乘法中悟入;所以,聲聞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也是不敢吃 維摩詰居士這一缽飯。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