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菩薩寧願對眾生起貪而不可起瞋.jpg  

 

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佛在《菩薩善戒經》卷1也開示,貪愛眾生的緣故,能護持眾生,使得眾生樂於跟隨: 優波離言:「世尊!犯有三種,一者貪、二者瞋、三者癡。菩薩所犯何者為重?何者為輕?」佛言:「優波離!若諸菩薩犯如恒河沙等貪,如是菩薩不名毀戒。若犯一瞋因緣毀戒,是名破戒。何以故?優波離!瞋恚之心能捨眾生,貪愛之心能護眾生。若愛眾生不名煩惱,瞋捨眾生名重煩惱。優波離!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貪結難斷不名為重,瞋恚易斷名之為重。』」

 

經中開示:貪愛眾生就能護眾生,所以不名煩惱也不名犯戒;菩薩因為對眾生貪的緣故,與眾生結下善緣,菩薩所說的話,眾生就會很歡喜聽,所以很容易接受菩薩的說法以及願意跟隨菩薩修學。就算是到了未來無量世以後,如果有因緣遇到,兩人的如來藏還是會感應;如同阿難與摩登伽女、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一樣,都是多生多劫在一起的眷屬。所以,結下善緣的眾生對菩薩所說的話不僅能夠言聽計從,而且樂於修學及互相提攜,相互成為佛菩提道的法眷屬,來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但是菩薩如果起瞋,不僅名為重煩惱,而且是捨棄了眾生,故名為犯戒!這是菩薩與眾生結下惡緣故,眾生不樂於見到你,更不用說會跟著你修學佛法, 所以對眾生起瞋的菩薩成佛時劫會比較慢,不如貪愛眾生的菩薩成佛來得迅速。

 

最後作個結論:菩薩寧願對眾生起貪而不可起瞋;貪能心心護著眾生的緣故,不斷地為眾生著想,成佛也比較容易。千萬不要對眾生起瞋,而與眾生斷了法緣,成佛就會延遲許多,這也是學人在進修佛菩提道應該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以免在佛菩提道上曠費時日久遠,大大延遲了自己成佛之道時程。

 

正覺電子報 第112期 《般若中觀》游正光老師 著 第27~28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