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1.jpg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唐朝布袋和尚的《插秧偈》,這應是布袋和尚高超的修行境界;倘若暫時拋開證量不談,而借用此偈來描述自然純樸的農村生活及插秧的景況,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顯然已經變了調。

中國,向來以農立國,台灣過往也是如此;然而,時代變遷,台灣快速地由農業走入工商時代,故而據統計,中國大陸慣行的自然農法比例竟然比台灣高,原因是多數農民還是「世代務農」傳襲下的古老的耕作方式,不知道如何使用農藥,或是說農藥貴得用不起,只好用比較便宜的假農藥。曾經有個案例反諷說:「萬一有喝農藥自殺的人,醫生會先問喝的是哪一牌的農藥,問清楚了牌子就知道沒事,掛保證有救﹗敢如此打包票的原因是早知道該農藥是假貨,質量並不純。」

雖然說自然農法是我國多年來的農耕方式,但因受到經濟競爭與商業利益的驅使,逐漸有大量使用農藥與化肥的趨勢,看似增加產量,賣相也更好,消費者能買到比較便宜的農產品,其實要付出不少代價;這幾年,特別是生技的發展,以美國為首的「孟山都」公司等,研發基因改良(基改、轉基因)的種子與相對配合使用的農藥,提昇產量與質量,把許多國家農作的習慣改變,日久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不知不覺中卻埋下了禍因。

我們習慣了一些好處,卻忽略了壞處,甚至視而不見。當大家習慣使用農藥與化肥,或是基改的作物,農民與土地等於是被財團綁架一樣,已經是生態環境與人類的浩劫,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後果,這在許多期刊或報導已經有很多的論述,引起廣泛的關注,而有種種反思。

夜深人靜時,農民朋友捫心自問:

我們生產的是自己也不敢吃的東西嗎?

不懼怕因果繼續毒害土地與下一代的健康嗎?

只為了生活卻無視於基改的後遺症嗎?

從食安問題的引爆與食安的隱憂,喚起這一個世代人的覺醒,開始懂得善待土地與自己周遭的人,檢討反璞歸真的必要性。於是近似於自然農法的「有機農業」盛行,成為趨勢,因為大家知道「民以食為天」,沒有健康的身體和永續經營的事業,其餘的一切都免談;雖然有機的轉型期要經歷三年甚或更久,剛開始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前幾年的產量會不如以往,創業初期將處於克難賠錢的狀況,但也深知這種自利利他的事業任重而道遠;這樣的心路歷程,是具有遠視者才願意如此的良心投人,常人往往難以理解。

 

看似簡單的插秧種稻,卻有許多的學問隱含在其中;這種本份事我們本應以不急功好利,心安理得的態度來經營,日久,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口碑相傳,自然能夠持盈保泰,正是時下有的年輕有為的人士投入此較自然農耕的想法。這種在別人看來像是傻瓜的倒退行為,其實是有真正的長遠智慧引導著向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