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7平實心語二2.png  

 

http://www.enlighten.org.tw/book/3/3/2

略說五理以明實義:一者,是能分別之心故;二者,真正無分別心是前後皆無分別,永不改易其性故;三者,有斷滅之法,不可能是無分別心故。四者,意識覺知心是剎那生滅、有生有滅之法故;五者,須依他法方能生起、存在、運作故。

首述其一:覺知心在第一剎那雖不分別,其實並非其心性不欲分別或不能分別,而是覺知心初起時雖欲分別,而無可供分別比對之另一境界,故尚未能生起分別功能;要待第二剎那尋求心時已有可供比對之第二剎那境界相,能與第一剎那境界相比對,由此了知轉移注意對象後之新境界為是何物,方知新注意之境界相為何事、何物,此第二剎那時之覺知心既名尋求心,當知即是欲分別、能分別之心也;若非欲分別之心,則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焉得名之為尋求心?第三剎那時,既已了知新境界相,是故心得決定,故於一切種智中,說此第三剎那覺知心為意識心之決定心,謂分別已經完成,故說已得決定:定知新事物之境界相。同一心而依前後分位施設為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當然屬於同一覺知心,而且是能分別者。

其二:真正無分別心是前後皆無分別,永不改易其性故。第八識如來藏,自無始劫以來,恆常都不分別六塵,故無此五種了別六塵境界之心所法,故非有分別心。然而覺知心意識,一旦現起,則必定會對六塵中之境界相產生分別,絕非常時無分別者;某老居士所說之「前後念中間短暫一剎那間之覺知心即是無分別心」者,不符聖教,謂第一剎那間雖不分別,只是不能分別而非沒有分別性,並已起心尋求而欲分別其所接觸之新境界相,已經在第二剎那尋求之時而作比對分別,方於接觸新境界相之第三剎那時完成分別,終於心得決定,了知新境界相為是何事、何物。既然只是極短時間內不能分別而仍然保有分別性,並且長時皆住於分別中,即違「無分別心永不分別」之聖教,即是錯會無分別心,即是誤將意識覺知心錯認為第八識如來藏也。如是則墮意識境界相中,我見並未斷除,仍只是凡夫眾生,未能預入聖流:尚未成就聲聞初果之分證解脫境界。

其三:有斷滅之法,不可能是無分別心故。……佛所開示之無分別心,是始從無量劫前,後至無量劫後,乃至成佛之後盡未來際,皆是永不斷滅之體性,迥異離念靈知之覺知心意識也!某老居士所說之短暫剎那之覺知心,於五位中必斷,非是常住之心,絕非真實心;行者可以自我檢驗:於眠熟位中、於悶絕位中必斷;亦可觀察老人、重病、有大神通者,若住於悶絕位中,意識必定間斷;亦可觀察病人死已,進入正死位中必斷;亦可隨於聖教,觀察諸阿羅漢入滅盡定時,意識覺知心必定斷滅;亦可依聖教而知,或依自己之親證無想定而知:進入四禪後之無想定中之意識覺知心必定斷滅。……若人認取如是離念靈知心為常住心、為 佛所說之無分別心者,即是未斷我見之凡夫也。

其四:如前所舉離念靈知心必須前後三剎那間之比對瞭解所觸境界相,方能決定了知所觸境界相,當知即是經由意識種子之剎那生滅方能完成其分別之事功;此是 佛在《楞伽經》中所開示者,亦是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在根本論中所開示者。……一切聖教中都說意識心是由阿賴耶識所含藏之種子,剎那剎那流注生滅故,方能起其了知、分別之作用,方能運作其所相應之五遍行與五別境心所法;既是剎那剎那不斷由如來藏中流注種子,如是不斷由意識種子之流注生滅而成就其分別、了知之事功者,當知即是生滅法;剎那剎那不斷生滅流注之離念靈知心,由於流注速度極為快速故,眾生不能覺知其剎那生滅,即如《楞伽經》中 佛所說意識心之剎那生滅:「如急流水,流急不覺」,是故凡夫眾生執著離念靈知心,誤以為是從來都不生滅,誤以為是不曾有剎那生滅之常住心體。由此可知,離念靈知心仍是生滅法,絕非實相心體。復次,由其剎那流注不斷,方能成就分別六塵之事功者,亦可證明其生滅流注性。

其五:意識覺知心是依於他法為緣才能生起者故。……云何是有生之法而又依他起性?謂離念靈知心必須假藉因與緣,才能從如來藏中現起。此處所言必須假藉因與緣之「假藉諸緣」部分,是未悟般若之學人可以如實現觀者;……是故僅就假藉諸緣部分而作解說。

先由聖教量來說,謂 世尊於四阿含諸經中,處處開示言:「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有時又言:「一切粗細意識,皆意、法為緣生。」此乃佛門四眾皆無異議之原始佛法聖教,從現實事相中之現前觀察亦皆可以證明:吾人離念靈知正是因為意根與法塵為緣才能出生者,即是依於他法方能出生之心,符合聖教所說意識心體之自性;依聖教所說,當知離念靈知心即是意識心;墮於如是意識心中者,當知皆是我見未斷之凡夫。

復從理證上來說,一切大師與學人皆可現前觀察到:離念靈知心若離五色根,或五色根毀壞、或極羸劣時,離念靈知心即不得現起,由此可知離念靈知非唯須藉意根與法塵為緣,尚須藉未壞的、功能正常的五色根,才能從如來藏中生起而在人間運作。既然離念靈知心須藉種種外緣作為俱有依,才能從如來藏中現起;或如未悟者所說之從意根觸法塵中現起,非由如來藏中現起者,當知皆是有生之法;若是有生之法,當知離念靈知心必有斷滅時,譬如眠熟位、悶絕位、滅盡定位、無想定位、無想天中;又當知必有暫斷時,譬如正死位;亦當知必有永斷而無復起時,譬如入胎位五根未具之時。

吾人都可以現前觀察到:若意根因為五色根受影響(譬如過量麻醉劑、過量安眠藥之影響),而不能接觸法塵、不能正常運作時,意識心——離念靈知——即不得現起,何況運作?又如極度勞累而眠熟時,縱使大聲呼喚之,亦不能醒覺,其時有念靈知及離念靈知悉斷,故知離念靈知亦是有滅之法;要待身體勞累消除之後,方得自行醒覺、或由外聲影響而醒覺。由此可見離念靈知心即是意識心,由於離念靈知心之夜夜必斷、常常暫斷,並且必須依於意根、法塵、五色根為緣,方能生起;緣若不具足時,則不能生起、現行、存在,由此證知離念靈知亦是依他起性之有斷法,有斷法則非實相心,正符意識心之自性。

復次,由離念靈知心必將永斷故,當知非是實相心也。云何謂之為永斷?謂此世離念靈知心意識,乃是依此世五色根為緣,方能生起者;前世離念靈知意識,則是依前世五色根為緣方能生起者;後世離念靈知意識,則是依後世五色根為緣方能生起者;由是緣故,同一世之意識心可以隨意了知昨日事、兒時事,但此世離念靈知卻不能隨意了知前世事,後世離念靈知也不能隨意了知此世事,故尚無宿命通之俱解脫大阿羅漢及諸慧解脫之阿羅漢,皆仍有胎昧,皆不能了知前世事;唯有三明六通具足之大阿羅漢,有了宿命智證,方能了知前世事,亦唯能了知至八萬大劫,不能如佛無所限制。由如是教證與實際現觀所得之理證,可以證知:離念靈知心即是意識心,絕非實相心第八識。必須如來藏與三種俱有依緣都已具足,方得生起故;有生之法必定有滅之時故,可滅之法則非實相心體故。

由是緣故,說意識心有種種變相,而種種變相中之覺知心都仍然只是意識,都仍然有極為伶俐之了別性,並非遠離語言文字而了了分明者即是無分別心;此謂:於境了了者即是分別境界相的動作已經完成,故能了了分明。是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了了分明之時,正是分別心,即是意識心;分別六塵境界而了了分明時,即是了別已經完成故;既已了別完成,所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知即是分別心也。以如是了了分別之心而在六塵境界中處處作主,正是意識覺知心再加上末那識的遍計所執性思心所的運作,這正是眾生輪迴生死的根由。

由如是五種真實理,當知覺知心一念不生之時,不論其無念之時間長或短,心中雖然無語言文字,都仍然是分別心也,不可說是無分別心也。既於六塵了了分明,既知是六塵中能分別之心,當知即是意識心也。如是,行者於慧心所上如此觀察之,於其餘之欲心所、勝解心所、念心所、定心所等,亦復如是皆可觀察分別而證實之;若能如是以種種境界相中之覺知心、離念靈知心是否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而作現觀者,我見即可斷除而實證三縛結已斷之境界,不必以種種繁多之錯誤知見而自纏繞,不必對初果人分證解脫之境界,作種種虛妄情解、加以玄想而玄學化。

以上所說是分別所生我見之斷除,亦是惡知識邪教所生我見之斷除內容。分別所生我見者,謂因意識覺知心之俱生而生起者,譬如嬰兒之覺知心自我執著;亦是由覺知心後天分別而生起之「覺知心是常住我、不壞我」之邪見,於如是錯誤之計度以後,執著為真實法,即是分別所生之我見。亦如學禪、學佛之人,由自己之錯誤觀察,或由名師(名師往往不是明師,並非所有名師都是明師)之邪教導,而誤計一念不生之未到地定中之覺知心為常住實相心,或被錯誤教導而認定初禪境界中之覺知心作為實相心,或被誤導而認定住在二禪等至位中之不觸五塵之定心為實相心;或被誤導而認定欲界五塵中能返觀自己之返觀心為常住不滅法。

如是等誤認者,皆由邪教而作不如理的分別所出生;被教導者及教導他人者,同皆是未斷我見之人,皆仍住於常見外道之凡夫境界中。謂如是變相境界中之覺知心,皆是意識心,皆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皆不離六塵中之了知性。如是意識變相境界,種類繁多,說之難盡,可以一語函蓋之:眾生心想無量故,意識變相境界即無量數,皆因眾生心想各各不同所致故。以要言之,舉凡與六塵相應者,舉凡能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者,皆是意識心。此是二乘菩提之觀行與自我檢驗之法,至於四聖諦及八正道,則是為了配合如是觀行而施設之法,與斷三縛結的觀行並無直接關聯,只是助道法;學人斷我見、斷三縛結時自知;未真實斷除三結時,辯之無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