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2/9
三乘菩提綱要第9集
由正緯老師主講「識陰、非我非我所」
 

 

第9集 識陰、非我非我所 之開示文稿:

 

在上一次的課程裏面,我們跟大家,從我見開始講起,然後從我見、煩惱、五陰,並且進一步講到了色受想行這四個陰,應該要如何觀行它是虛妄不實的。那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跟大家分析識陰,識陰是如何虛妄不實。那談到識陰的部分,我們必須要先說:我們談到五陰的時候,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陰的時候,我們說過色受想行這四個陰呢,他們都是識陰增長的一個基礎;色受想行這四個陰,都是基於識陰的基礎上來運作的。以我們(人類)對於識陰的部分來講,我們常常聽到一個名詞,就是“四識住”,也就是識陰在色受想行這四陰中住;所以說五陰裏面可以說(是)最廣大,也就是最細微的部分,應該就是識陰的部分,所以我們今天花多一點時間,來看看識陰。

首先我們來看識陰的這個內容,識陰的內容就是包含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那這六個識各自了別什麼呢?我們眼識了別,眼識所看到的部分就是去了別它(色塵)的色彩是什麼色彩,他的明暗如何。那麼耳呢?耳識的部分(是)了別,就是辨別聲音的大小,聲音的高低,這是耳識。那麼鼻識的部分呢?就是去了別我們所聞到的味道是香的還是臭的,這個是鼻識。舌的部分呢?就是我們去了別酸甜苦辣鹹淡,這個種種的味道,這是舌的部分。身識的部分呢?就是去了別我們現在所觸摸的東西,到底是硬的還是軟的?是滑的還是澀的?是濕的還是乾的,或者是冷的還是熱的等等。這個是屬於前五識,是眼耳鼻舌身(五識)。

那麼意識呢?意識的部分呢,意識的了別就是比前五識的部分,更進一步的細微了別。比方說,就眼識的部分來講,我們剛剛說眼識看到的是色彩,看到的是明亮明暗。那麼意識看到的呢,就是這個色彩到底配得好不好,或者說這個人的氣質神韻好不好;所以可以見到意識所了別,是相對於眼識來講,祂的了別更為精細、更為深入。同樣的,意識相對於耳識所聽到的聲音的大小來 說,意識會聽到說:這個聲音合不合諧,這個是哪一個樂器,這個香是什麼樣的香,現在點的是哪一種精油、哪一種沉香?這個都是屬於意識了別。舌的部分,我們剛才說舌識是(了別)酸甜苦辣鹹淡,至於說你要吃出來這個東西,到底它的味道配的好不好,它是巧克力還是熱可可,這個都全部是意識去了別的。那身識的部分呢?我們剛才說,身識所了別的是最基礎的,這個比方說是粗的還是細的,是軟的還是硬的等等;那如果換成意識去了別的話呢,那意識了別的範圍就大了,祂可以分辨出說,這一床棉被的質料,摸起來到底觸感好不好,它是不是一個絲質的材料等等,那麼這些都是意識的了別。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個前五識,跟意識比較起來來講,意識還真的是非常的廣大,非常的深入。那麼前五識呢,都相對於眼前的境;我們或許從術語上來講,就是眼前的五塵直接的了別。那意識呢,我們可以看到,意識可以說是(我們可以把它簡單來講),就好像是第二剎那起,就是我們接觸到外塵的時候,第二剎那起更為精細的了別,這個都是意識的範圍。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就可以約略知道說,意識的部分跟前五識,不但是同時從第二剎那開始是同時俱起的,並且所有精細的了別,都由意識來完成。

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六)個識是如何生起呢?我們說識的生起,必須要有三個條件:一個就是要根不壞,一個就是要有現前的塵,另外一個就是根跟塵二者必須要觸。以眼這個部分來講,我們要能夠成就眼識的話,首先我們的眼根必須要不壞。那麼講到這個根呢,我們應該要先跟大家說,我們說前五識所對應的根(眼耳鼻舌身所對應的根)來講,在我們的色身上面,可以看得到的範圍就是所謂的扶塵根。比方說眼根就是我們的眼球,那麼除了扶塵根之外,我們還有所謂的勝義根,也就是從眼球之後的神經聯結到大腦,到大腦處理視覺的部分,這個部分都叫作眼根的勝義根。眼根是如此,眼耳鼻舌身五根,都各自有扶塵根跟勝義根;並且這個五個根的扶塵根跟勝義根,都直接是我們色身的一部分。那麼意識的部分就比較特別,因為跟意識相應的叫作意根,意根跟前五個根不太一樣,意根所了別的純粹是心法,所以說意根本身也是心法,祂跟眼根耳根等等是色法這個是有根本上的差異的。

那麼識的生起呢,講完根之後我們說識的生起,就是你要有良好的根,就像我們剛才講的,你必須要有良好的眼的扶塵根跟勝義根,並且你的現前還必須要有塵。比方說你要看見黃色的物體,你就必須眼前要有黃色的物體,不然的話除非只有一種狀況,就是你的腦袋裏面神經的運作不正常(幻想)才有可能看見。這是塵的部分。那除了根跟塵的部分之外,我們還必須要有一個條件,就是根跟塵二者必須要能夠觸。換句話說,如果中間有所阻隔的話,那麼就不能夠成就眼識!所以眼識是如此,耳鼻舌身意莫不是如此,這個是(六)識生起的一個狀況。

那麼接下來看,識陰為什麼是不實的?從我們剛才(說的)來看,我們可以說,識陰的本身既然都是“根塵觸”才能生識,三個條件和合,才能夠產生了這個(六)識,所以說我們要論斷說識陰本身,是不是一個恒常真實的存在?那我們就要來看這三個條件,是不是都是恒常真實的存在呢?首先來看看根的部分,那麼五根的部分,我們已經在前面跟大家在分析色陰的時候分析過了,五根既然都是色陰的部分,所以當然五根是不可能恒常存在的。那麼意根的部分呢?意根的部分由於意根比較細微,並且意根我們通常都是在大乘法裏面再詳細來講意根,所以我們就暫且先遵從聖教量,我們不在(聲聞菩提)這裏為各位分析意根的虛妄性。那至於根的部分,六根它本身具有虛妄的特性,不是恒常存在的。

根的部分講完了,接下來是塵的部分。塵的部分我們說,跟眼耳鼻舌身相對應的色聲香味觸來講,每一個塵都跟(無常的)色陰脫不了關係,所以說塵的部分,也不可能是一個恒常的存在。那至於說跟意識相應的法塵的部分,我們剛才沒有辦法,我們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對法塵做詳細的解釋;但是從剛才,我們已經約略用操作型定義的方式跟大家講了。意識的了別,就是從第二剎那起,伴隨著五識對境更精細的了別。所以這個部分的法塵,當然跟前五識的了別有絕對的關係;所以這個部分自然而然,法塵也不會是一個恒常的存在。那觸的部分呢?根跟塵必須要能夠觸,中間沒有阻隔。那麼觸呢,當然就跟我們前面講的一樣,就是說觸也是一樣,需要有因緣和合的狀況,有一些剛好二者能夠在一起的狀況,才能夠完成觸的條件。所以根、塵、觸,不管你是從那一個方面來看,這個三個因緣的本身,都具有相當的無常性,所以他們三個綜合起來所形成的識陰,也必然是具足無常的特性。這個是從因緣和合的觀點,我們就可以看到,識陰的本身的無常性。

其實從現量境界來看的話,也就是從我們日常生活現觀來講,我們其實自己也可以試著現觀識陰是如何的無常。比方說當我們眼睛,看到眼前這個黃色物體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知道,當你注視黃色的物體,注視久了之後,這個黃色就不再是一開始看到的那個黃色的狀況。那你再注視久了,更久、再久了之後呢,你會發現你的視覺開始產生疲勞了。以致於說當你把視線,從這黃色的物體移開的時候,你看其他的東西的時候,也會發現眼前有黃色物體的的蹤跡,有它的對偶的影像存在;所以說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從眼睛的經驗來看,我們都會有過視覺疲勞的現象,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呢,就是說視覺的本身,並不是一個實然的。也就是說你看到的黃色,它不必然就是那樣的黃色;不僅人人不同,並且你這個時候看,跟那個時候看,注視時間久與否,以及周邊有沒有旁邊的顏色在搭配,都會使你對於這個黃色的覺受有所不同,所以由此現量經驗來看,眼識還真是無常,耳識鼻識身識等等也都是如此。

那至於意識方面呢?意識方面,我們回歸之前在講這個色、受、想、行,這個行的部分,我們講到意行的部分,我們曾經約略提到了:當我們在作很多的決斷的時候,我們往往做完這個決斷,就接下來作下一個決斷;每一個決斷都跟著當前的境,而有所變換。所以說意識的部分,也自然從現量經驗來看,我們的意識也都是一樣變遷不息的。那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一般人如果願意觀察自己內心的話,往往會發現妄想不斷。如果說我們把心更沉湎下來,更仔細去內觀我們的自心的話,我們甚至都可以發現,一般人的意識的變遷。佛教的術語裏面有打一個比方,就是說(意識)猶如猿猴攀遊于樹林之中,就像猿猴在樹林裏面,一根樹枝接著一根樹枝不斷地在攀緣(變換)。

各位菩薩假如有這個機緣,願意自己好好的定下心來內觀自心的話,我相信必然你也可以發現,自己意識的變遷的狀況,絕對也是像我剛才形容的那樣的變遷不息。所以不管是從因緣和合的觀點,還是從我們的現量經驗來看,我們都可以發現識陰的本身,識陰的本身不管是眼耳鼻舌身意哪一個識,祂都是一樣具足無常,祂不是一個恒常的存在。所以說到這裏呢,我們約略就已經把五陰虛妄不實的狀況,用非常簡單的方式跟大家介紹了。除了五陰之外呢,各位在佛教經典的其他處,會看到所謂有十二處、十八界等等不同的說法。這一些不同的說法,其實都是 佛陀的慈悲善巧;祂為了怕我們,光從五陰切入的話,不容易一一去觀行“我”的虛妄,所以才為我們把五陰再開展出來,開展成十二處,再開展成十八界,讓我們從一一的蘊處界這個種種的觀行裏面,確實把“我”的虛妄性,能夠理解到。

接下來我們講完了這個五陰的這個虛妄之後,我們就約略提到一下,我們說有一些世間的看法,看起來好像是當然,其實不然。比方說,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一些講法,比方說:「我們什麼都不必在乎,什麼都不必執著,我們就放下就可以。」當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仔細分辨清楚;就如同說我們在講我見煩惱的時候,我們講到修行人的時候,講到說離苦得樂;要談到離苦得樂,我們必須要仔細分辨清楚,到底是誰在離苦誰在得樂?如果仍然是“我”在離苦,“我”在得樂的話,那麼這個就是具足了我見。同樣的,當我們聽到說,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沒關係,什麼都放下的時候,那我們就來仔細,要好好地思量一番,到底說這話的時候,裏面到底是誰不在乎?有沒有一個誰在那裏不在乎?有沒有一個誰在那裏把世間的萬法、把世間的紅塵都放下呢?如果這裏面仍然有一個“我”的話,那對不起,這個仍然是落在我見裏面。如果是有我見的話,表示說,他仍然 是執著五陰裏面的某一個陰,仍然執著著某個陰不斷。

那麼同樣的,我們也說呢,打坐打到這個全然無知的狀況,是不是一個斷我見的狀況呢?我們剛才前面有約略跟大家提到我見;斷我見的人是必須要依賴智慧,去作如理作意的思惟,然後你才能改變錯誤的見解。那麼如果你在打坐,如果你是用打坐的方式進入暗無覺知的狀況的話,那種狀況的話,本身你就已經是形同昏昧了;你在這個裏面,你無從用智慧去分辨各種狀況,又何來談到斷我見呢?所以打坐入定的人,儘管在入定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是沒有任何覺知心的“我”現起,實際上還是有的;並且在他出定之後,這個“我”仍然是活靈活現的,所以打坐時的這個暗無覺知,並不是斷我見(的境界)。那關於世間的其他錯誤的斷我見的描述還有很多,我們都留在正覺同修會禪淨班裏再去說。

那麼最後我們還是要回歸我們在這三次的課程裏面,我們跟大家講的斷我見的前提,必須是:非是斷滅。也就是說,(斷我見)不能是斷滅。我們要特別跟大家說,在這個方面,往往會有人引用《阿含經》來說:「佛處處都是說“無我”,所以表示沒有“我”。」那也就是用這個“沒有我”來述說(佛法),這個本質上仍然是斷見的見解。我們要跟大家講說,《阿含經》所說的範圍,不是只有“無我”而已;《阿含經》講到“無我”的時候,是指的世間,是針對世間(五陰)的我見來說“無我”,但是《阿含經》裏面有非常多的經文來說,佛陀來教聖弟子來觀行,觀行的狀況:「非我、非我所。」佛陀會說這些狀況是「非我、非我所」。更進一步地講,佛陀會教聖弟子觀行說,這些呢是「非我、不異我、不相在」。說五陰「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阿含經》卷1。

好,從這個《阿含經》裏面,看起來就是《阿含經》裏面,看起來這是蛛絲馬跡;實際上呢,「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一類型的?述在《阿含經》出現的次數,仍然是非常多的,只看你有沒有看進 佛陀所苦心教導的這個裏面真正的意涵!因為如果這裏面果真是斷滅,一切都是無我的話,其實 佛陀用不著這麼辛苦了,還要特別講「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直接就一句無我就可以了。可是為什麼要說「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顯然這個我,跟我們剛才講世間我見的我,是有所不同、有所區別的。那這裏面呢,其實就蘊含了有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在裏面。那麼希望呢,大家從這裏,要去好好地去記住說:斷我見並不是斷滅。

事實上,從「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個部分實際上阿含的教理,就已經跟後面般若經跟唯識學的教理,全部都接在一起了。因為在般若經裏面,這個部分是用空、空性這個名詞來述說,來述說「非我、不異我」這個狀況。並且在般若裏面,所謂的這個真心如來藏呢,跟世間我非一非異的種種,所謂的龍樹八不中道的這個狀況呢,就是完全跟「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真實意涵完全契符。並且除了般若這部分之外,在唯識學裏面講到,如來藏的種種運作的義理的時候,也是一樣都是進一步的把真心的狀況,作各式各樣的闡述。那麼把真心的各式各樣狀況,把祂回歸到最原始的總相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發現,祂其實所揭示的狀況,就是阿含裏面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所以其實一些利根的菩薩,在聽到 佛陀這樣開示的時候,其實你直接看,「無我」跟「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根本就是兩種不同(方式)的描述!那麼利根的菩薩,根據這兩種不同(方式)的描述,就會下去作思惟觀行,如果經過長久的思惟觀行,並且有善知識的攝護的話,證悟本心也就應該是很容易能夠得到的果實。所以我們說斷我見的部分,絕對不能是斷滅;這個部分呢,有阿含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非我、非我所」等等,這個經文可以作為佐證。

那麼以上就約略跟大家,談這五陰各自虛妄不實的狀況;希望大家呢,自己在平常日常生中,能夠根據剛才(所說),並且根據前兩堂課我們跟大家分析的內容,一一去觀行,希望大家都能很快的斷我見!那麼別忘了斷我見之後,要歷緣對境斷我執;因為斷我見是成就了,就已經成就聲聞初果,我們還要再一一的歷緣對境斷我執。如果你能夠把我執斷盡的話,捨壽的時候無所執著,那個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那個境界就是滅盡五陰的狀況(但不是斷滅空)。所以說,希望大家從斷我見的基礎,好好去下功夫,好好去作觀行,好好努力!我們今天的課程就上到這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