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觀行——五陰、十二處、十八界(3/3)
解脫道之親證者,要在現前觀察覺知心的我虛妄無常,要在現前觀察恆審思量的我、夢中思量作主的我虛妄、眠熟無夢時思量作主的我虛妄,如是斷我見已,方得初證解脫果之初果,斷三縛結。尚須進前斷除我執,非唯觀察了知即得;是故尚須歷緣對境中斷除對於自己之執著,不樂自己繼續存在,真實斷除「願欲自己繼續存在」之執著已,方是滿證解脫道之極果者。(摘錄自平實導師著,《入不二門》,頁17,佛教正覺同修會。)
聲聞人是怎麼修解脫道的呢?他就是從行、住、坐、臥當中去如實的觀察我們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無常、空,他如實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無常、空;如實的了知我們這個見聞覺知的心——也就是識蘊——是無常、空,是變易法,所以他斷了我見,斷了我見之後再把這個自我的執著修除掉,然後他成為阿羅漢;成為阿羅漢後,我執斷了,三界的貪愛也斷了,捨報的時候就不再受生,不再投胎,蘊處界就全部消失不見了,這叫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涅槃,這樣就是解脫果修證完成。他的三界煩惱斷盡,捨報可以出離三界,但當他還沒到捨報時,他就要去度眾生——隨分隨緣去度眾生。他在入無餘依涅槃之前,雖然沒有煩惱,但仍要跟我們一樣受寒風、熱苦、飢餓、痛癢、色受想識蘊的行苦……等,可是對他而言,這不是大苦,所以名為「微苦所依」,他還有這種輕微的苦為所依,所以叫有餘依涅槃;他捨報時把十八界捨了,這些苦也就捨了,就是無餘依涅槃,這就是二乘所證得的解脫。(摘錄自平實導師著,《邪見與佛法》,頁14,佛教正覺同修會。)
附註:
佛法二主要道:解脫道與佛菩提道
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的一個副産品而已
其實世尊主要是要佛弟子們都能迴小乘向大乘
世尊是要我們都能迴 小乘的解脫道 向 大乘的佛菩提道
這樣佛教正法的弘傳,才不會所修只是出離三界生死的個人自了的解脫道,而後繼無人,這是世尊所擔憂的地方。
敬請卓參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800232
生活中的佛法~世尊的愁憂
阿彌陀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