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佛法一定是現成的,不是修來的,這就是說:「般若經講的是無心相心」,「無心相心」才是真正的我,有心相的心就不是真正的我。有心相的心--如貪、瞋、慢、疑的心以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都是有心相的心;會與貪瞋相應的清楚明白的心,現在雖然清楚明白,等一下身體疲累、打瞌睡時又昏昧了,眠熟時又完全不明白了,不能遍一切時保持清楚明白。

你說:「我不要斷滅,我要保持覺醒,乃至連睡覺我都不睡。」這樣保持覺醒性,並且一念不生而清楚明白,但是卻仍與六塵相應,於一念不生之中仍會分別六塵,這就是「有心相心」,不是「無心相心」。《般若經》中跟我們說:菩薩有個「無心相心」,換句話說,祂是本來不貪、不瞋、不慢、不疑的體性,他不會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這就是「無心相心」--沒有眾生所知道的心相。般若系諸經講這個心,就是顯說「真我」。

然後又說「非心心」--說菩薩有一個不是心的心;如果參禪過程當中,你悟了--找到你的心,那個心就是真心。但是你得檢查你所悟的那個心是不是你所知的心?若是在你聞熏究竟了義法以前就知道的心,對不起!那不是「真正的我」,因為這個心也是眾生所能了知的心;而菩薩所悟的心是「非心的心」,不是有情所知道的能見聞覺知的眾生心。這句話很奇怪,既不是心,又怎麼說祂是心呢?可是這個真心卻真的不是眾生所說的心。就好像人家罵你:「你真的不是人!」你說:「啊!謝謝你讚歎我。不是人,才是真人。」人家罵說:「你是無道人。」,你說:「謝謝你讚美我,無道人才是真正的道人。」這個「非心心」就是般若諸經顯說的「真我」。

證得這個《般若經》所講的「真我」,就是般若的總相智和別相智。如果你不證得「菩薩心、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無住心」,而以覺知心常常保持在不念一切法的狀況,那你就不是證悟般若的人;就算是覺知心常常一念不生,也仍然不是證悟般若,因為這個覺知心不是佛所說的「不念心」。你所證悟的般若,是從你證得那「本來不起一切念的心、本來就不懷念一切法的心、本來就不憶念一切法的心」,由證得這個不念心才能升起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就是這樣來的。

而《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心經》所說的般若,就是在講這個「菩薩心、不念心」的體性。祂是這種八不中道統統具足的心。而這個心不是心,不像心,這個才是真正的「我」。為什麼祂是真正的「我」呢?因為祂恆常不滅,無始劫來不曾起妄念,無始劫來不曾念佛、念一切法,永遠沒有我執、法執,又永遠沒有斷滅,永遠常住,這樣才是真正的「我」嘛!所以會斷滅的覺知心絕對不是真正的「我」;而這個真正的「我」卻一向離見聞覺知,一向沒有我見我執,無始劫來都是無我性,從來不變。



 平實導師著作   我與無我 -- 從我與無我談理事圓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