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擔心孩子上一般國中會使壞,所以選擇了讓他們都在私立國中就學,私立學校的老師要求很嚴格。記得在他們都已經念大學的時候,弟弟也想讓外甥上私立國中,就打電話來問孩子們:「學校是不是很嚴格?會不會打得很凶?」孩子們回說:「那不算什麼,我們如果在學校被老師打,回來根本不敢說;因為會被打得更慘,媽媽的要求才嚴格,學校那算什麼。」後來外甥也真是上了私立國中。

孩子們讀國中時,我為了想幫妹妹忙,把姪女接來家裡住,讓姪女和孩子們一起上課,姪女就這樣和我們共住了三年。這期間,她媽媽常常對著姪女說:「你也很奇怪,你阿姨那麼兇,你為什麼那麼喜歡住他家?」姪女回說:「阿姨又不是亂兇,她是有原則的;我自己知道阿姨是為我好啦!」其實以姪女當時的年紀能有如此的認知,真的是菩薩啊!雖然她必須受嚴格的規矩所限制,卻也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對她好,並不是給好的用、給好的吃、給好的住、給好的穿,就是對她最好。她經過了思維、揀擇,選擇接受所有的嚴格要求,她懂得所有設立的立足點都在於「為她好」,而且和表兄姐是接受同等待遇而無所差別。規範的立義並不在於「兇」,而是在於教導該如何的屢行自己應作的事。後來姪女也順利考上護理學校就讀,當了幫助病人的護士。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嘗試著用他們能理解的想法來教導他們,雖然家庭還算經濟寬裕,仍然不放棄教誡孩子要勤儉的修持。

記得孩子就讀幼稚園時,即將過年,帶著孩子到百貨公司,想買玩具送給他們當新年禮物,就對他們說:「你們每一個人可以挑選一樣玩具。」看著他們來來回回拿起喜歡的玩具露出高興的表情,但是看了上頭標示的價錢,就馬上把玩具放回原位;時間約莫過了半小時,我問說:「你們玩具都挑好了嗎?為什麼都沒有拿玩具呢?」三個孩子異口同聲回答說:「媽!那些玩具都很貴,我們不敢買。」當時,旁邊站著一對父女在對話,女兒吵著說:「我要買那個玩具,你一定要買給我。」父親說:「我身上沒有帶那麼多錢,不能買。」女兒半哭半鬧說:「你拿你身上的卡,就會有錢可以買,我不管啦!你一定要買給我。」兩相對照下,頓時感到有點疼惜孩子們的懂事,也就告訴孩子說:「沒關係,只要是不超過三百元的玩具,今天你們可以一人買一樣。」,終於他們便放心的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玩具。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上班、下班、趕回家煮飯,洗衣、幫孩子看功課、帶便當、整理家務,縱使身體再怎麼忙累、下班再怎麼晚,我都一定把該作的事做完才休息。

或許也因自己認命認份的工作,始終如一不敢懈怠,覺得人生像是在打一場硬仗;而面對母親這樣的人生態度,孩子們也只有勉強接受底配合演出,卻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對於教養孩子,從來不敢寄望他們能出人頭地,只希望他們都有善良的心性,懂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更期待孩子不是社會的負擔,如此也就覺得對得起孩子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每星期二傍晚,如果您打從台北市承德路三段277號經過,必定會感到非常的訝異,因為277號的大門口,總是大排長龍擠滿了人潮,路過的行人和騎士莫不為之側目!

在好奇心的趨使下,詢問了在場義工菩薩,方知大夥可不是來這兒看電影或買樂透喔!因為這裡於每星期二晚上650大開法筵,由平實居士宣演妙法,現在正值宣講《妙法蓮華經》。眾所週知「法華經」號稱是「經中之王」,自從親近佛法以來,就一心想聽聞這部經典,没想到滿心期待的時機已經到來,自不在話下,就立刻安排於即將到來的星期二自行前往聆聽,以了心願。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從孩子上幼稚園開始,就在他們各自的床頭擺上一個鬧鐘,教導他們每天早上聽到鬧鐘響就起床,設定這樣的規則之後,自己從此就不再叫他們起床,如果孩子沒有如實做到,即使我聽到鬧鐘的聲響也不會叫他們起床,錯過了時間孩子遲到了,到學校後必須接受老師的處罰,自己不覺得心疼。

透過這樣堅決的執行,孩子們根本不可能遲到,因為孩子很清楚一切後果必須自行承擔,所以睡覺前他們一定會先把隔天要穿的制服放在床頭,把所有準備工作做好才能放心的上床睡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