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無放逸力-1.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752-a13_046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046
正嫺老師開示
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現在我們就來看今天介紹故事的內容,經文是這麼說。《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35: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云何為五?一者色力,二者親族之力,三者田業之力,四者兒力,五者自守力,是謂女人有此五力。比丘當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輕慢夫主。設復夫以一力,盡覆蔽彼女人。云何為一力?所謂富貴力也。夫人以貴,色力不如,親族、田業、兒、自守盡不如也。皆由一力,勝爾許力也。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為五?所謂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夫愚癡之人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聖弟子成就一力,勝爾許力。云何為一力?所謂無放逸力。設賢聖弟子成就無放逸者,則不為色、聲、香、味、細滑之所拘繫。以不為五欲所繫,則能分別生、老、病、死之法,勝魔五力,不墮魔境界,度諸畏難,至無為之處。」爾時,世尊便說此偈:「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佛告諸比丘:「當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壹阿含經》卷27)

我們現在就將其經文內容解釋如下:我阿難親自聽佛如此說的。有一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女人因為擁有五種力量,所以就會輕視和怠慢一家之主的丈夫。哪五種力量呢?第一、美色之力,第二、親戚宗族之力,第三、田業家產之力,第四、生兒育女之力,第五、自持操守之力。這就是女人所擁有的五種力量。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知道,女人就是依恃著這五種力量,便可以輕視和怠慢她們身為一家之主的丈夫。假設她們的丈夫擁有一種力量,就能把女人的五力全部都覆蓋遮蔽住了,那什麼是這一力呢?就是所謂的富貴之力呀!凡人若有富貴力,那美色之力就不如了,親戚宗族、田業家產、生兒育女及自持操守之力也都比不上,因為富貴一力就勝過其他那幾種力。

現在來看弊魔波旬也有五力,弊魔波旬又稱天魔波旬,就是他化自在天天主,專以五欲繩繫縛欲界有情,特別是人間有情,讓人間有情沉溺在五欲中,以致無法出離欲界。什麼是弊魔波旬的五力呢?就是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觸之力。凡是愚癡無智的人都貪愛染著色塵、聲塵、香塵、味塵、細滑觸塵;細滑觸主要是指男女淫觸之欲力,尤以此力為欲界有情最粗重難斷之欲,以及這五塵上所顯的種種五欲之法,因此就無法度過天魔波旬所掌控的欲界境界。如果聖弟子能成就一力,就可勝那天魔波旬的五力,不被五力所惑。什麼是聖弟子的一力呢?就是無放逸力。假使賢聖弟子都能成就無放逸力,就不會被欲界的色、聲、香、味、細滑觸五塵之力所拘束繫縛,也就不會被欲界的財、色、名、食、睡五欲所困。因為不再為五欲所繫縛住,就能分辨了別如何是生老病死的法,也能勝過天魔波旬的五力,再也不會墮入天魔波旬所管轄的欲界境界中,甚至能自由隨心進出欲界,而不會為魔所遮難;並且能度過種種怖畏險難,究竟到達無為之處——即是涅槃。這時世尊便說一首偈:「能清淨持守禁戒的人,才能成就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二大甘露法門。若行放逸行,必會趣向於漫漫長夜的輪迴生死路。對於三界都已無貪愛的人,就能遠離生死輪迴,而得不生不死之涅槃法。失去向道之心而行放逸的人,將會敗壞或喪失解脫出離生死的因緣。」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應當憶持不忘出家修行的初衷,而精進行於不放逸行,就應該像這樣子。諸比丘們!你們應當這麼修學啊!」這時比丘們聽完佛陀的教誨之後,都歡喜地信受奉行。

以上佛典故事教育我們,若因貪著五欲,所以也會愛慕眷屬、財物、虛名、權力,於是隨順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樣,在五欲中打轉。修學佛菩提道,除了要瞭解財、色、名、食、睡五欲對人們繫縛於三界苦海,促使有情眾等永無出期外,而且也在天魔波旬的掌控中,無法脫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