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再重貼出這篇文章,是有原因的,因為有人貼出以下的貼文:

「chiami kuan 正释:

 依别教釋,明心菩提乃初地至七地,七地始断煩惱。第八地煩惱習盡永不復起,得大自在無功用現前。阿羅漢煩惱断證位齊七地菩薩,胡說阿羅漢位在六住,難怪愚痴正觉眾会瞧不起阿羅漢。

正觉人眾也不照照鏡子了解了解自己是什麼角色,萧平实這麽一說各個都翹起尾巴,当自己很不得了了,一群乱造拔舌地獄口業。

萧某这种不学無術滑溜口舌騙一群愚痴爽,一窩蜂昏了頭到處高傲,不知自己修行有多少斤兩。」

回覆:請君閱讀以下的這篇文章聖示, 佛陀說阿羅漢是「愚人」(愚於法界實相),既然「愚於法界實相」就是沒有證悟明心,那怎麼可能會像chiami kuan 所說,阿羅漢是七地菩薩?因為只要是地上菩薩以上,絕對有證悟法界實相心!更不要說是七地菩薩了?!

而且再說,有幾次在課堂上,親耳聽到 平實導師說,如果有碰到「真正」的「阿羅漢」的話,同修一定要把握機會去供養,蕭導師他自己也會去供養這位「真正的阿羅漢」,因為阿羅漢是人天應供。

    0201菩薩不貪三界、不證二乘。采晴.jpg    

 

《百喻經》「(二二)入海取沈水喻」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沈水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無量方便勤行精進仰求佛果。以其難得便生退心。不如發心求聲聞果速斷生死作阿羅漢。」(CBETA, T04, no. 209, p. 546, b25-c5)

佛陀曾說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到大海裏去採取沉香木,經過好幾年辛苦採集,好不容易才積聚一車的沉香木,可以運送回家裡。他把沉香木送到市場上去賣,因為物以稀為貴,售價勢必高於一般的俗物,故而始終找不到一位買主,賣了好多天,也無法賣掉一支,令他心裏生起了疲憊厭煩之感而引以為苦惱。在市場上看到別人賣木炭,很快速的工夫就能賣掉,心裏就想著:「我不如將沉香木燒成木炭,就可以快速的出售。」於是他就把這些沉香木燒成木炭,送到市場上銷售,果然一會兒時間就全部賣光了,可是賣得的錢還抵不上半車木炭的價值。

佛陀說此故事的譬諭,是隱攝世間想要學習佛道的人亦復如是的愚蠢,諸佛菩薩對於小根小器的人們,用無量的善巧方便,勸誘佛弟子們精進於佛菩提道的修學,但是佛菩提道的究竟圓滿證得,需要曠劫久遠難以計量的時間,必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不畏艱難精勤修學才能成就佛道,所以意志不堅見異思遷者就心生畏怯而退失於佛道的學習,心想不如去求得聲聞果位可以速斷三界生死的阿羅漢就好了。

阿羅漢在生命中修學的心態,害怕生為人所面臨生死輪轉的痛苦,所以本著圖利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想快速解脫三界輪迴苦為出發點考量,猶如故事中賣沉香木的人士一樣,只因高貴的沉香木難以找到識貨者而予以出售故,又看到市場上大多數的商人易於銷售焦燒的木炭,所以也就從俗地將無價的沉香木燃燒成木炭賤價而出售之;此乃因為珍貴的「成佛之道」「唯一佛乘」「大乘佛法」,本來就不易被芸芸眾生所接受,決心與毅力不堅定的阿羅漢,因受眾生難以度化修學佛道之影響,而心生畏怯的害怕修學佛道的艱難而退求聲聞小果,究其根本原因是無法發出救度眾生的廣大心量,無法真實發起利益眾生的廣大菩薩心性而安忍地來修持六度萬行,如此缺乏修學佛道的堅強意志力,所以 佛陀斥責聲聞人是焦芽敗種,就像敗壞的枯枝再也長不出芽來,就像故事中的沉香木被燒焦壞死,而改頭換面成為木炭一樣,從此不再是沉香木的品種,就如同發不出利他自利行菩薩道的成佛之心,或毀壞了發願成佛的菩提心,當没有無上佛道誓願成的堅定心願或已經消失大乘菩提心,也就無法開啟自性寶庫內佛果之種子功能,當然也就無法相應出生成就佛道的無量無邊世出、世間種種功德;所以一心想出離生死的聲聞人是没有佛道可成的,是無法教授眾生真正的佛道義涵,是無法擔付如來家業的,所以 佛陀無法將唯一佛乘實相之法付囑予聲聞人。

聲聞果道的證得與佛菩提道相比擬,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獲得自我不受三界輪迴苦的小利,對於一般凡夫及修學邪道者,因為不能如實知聲聞道所斷「我見」、「我執」真實內涵,所以聲聞果道的自我解脫修行對這些人來說是相當吸引的;但是以長遠的佛道修持來說,學佛就是要發起行菩薩道的廣大心量,跟諸佛菩薩學習自他兼利的真實佛法而成就佛道,如果畏怯佛道難行而學聲聞阿羅漢道,落於因小失大的作為,無法學到究竟的佛道,因而失去成就無上究竟佛果的大利,因為聲聞阿羅漢果位的獲得只是佛菩提道的副産品小利而已,只是斷我見、我執修伏煩惱障的現行,而煩惱障的習氣種子仍在,並且對宇宙萬有的根源真相識,毫無所知,就是對宇宙萬有萬象的來源與歸滅這塊領域的所知有所障礙不解,無法窮究一切世出、世間至理,只是證得現象界苦空無我的至理而已,此二乘人所證的至理,若遇到真善知識,1~7世的時間,就可以親證二乘極果無疑,所以才說二乘人的修學心態,猶如將現有的沉香木燒成木炭販賣只獲取微薄小利一樣,獲得如此小利現世只能圖利極少數的人,死後就出了三界永遠無法利益廣大的人們,也因為沒有了修學的道器當然無法再繼續在三界中修學佛道而成佛,這種只求利益自己速得解脫生死,而無法利他幫助眾生學得佛慧究竟離苦得樂,也無法利益自己學佛成佛,在學習佛法上可說是有所欠缺不圓滿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們是否想過,俗諺所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在佛道的修學上,當存有菩薩的心性思想,自然而然會付出菩薩自利利他的行為,這種不是凡愚種性的菩薩心性一旦養成,也就造就了菩薩的度化眾生的性格,在下化有情上求佛道的修學生涯上,必然成就無上佛道的命運!如此是以世俗法的學習心態來推敲學習佛道的至理,當然如果没有堅毅不拔超卓的菩薩心性與濟世救人超凡脫俗的想法,必然是會影響學佛的命運的,然而世間上學習世間法一鼓作氣而不能持之以恒的人多,堅持到底的人少,在佛道上的修學也是普遍存在有這種現象,可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受苦受難的眾生,而 佛陀說這些眾生都是我們過往父母親眷,為知恩報恩故,我們還是得堅持不要賤賣珍貴的沉香木去換取鄙俗的木炭,還是要謹遵 佛陀教示發願做個堅持到底修學究竟佛道的人呢!

最後,為了彼此砥礪不懈,讓我們來讀讀《大智度論》卷81〈68 六度相攝品〉:

「取尸羅波羅蜜者,菩薩直行十善道,是名尸羅波羅蜜;或從忍辱等波羅蜜生。若菩薩從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捨十不善道,行四十種善道,不休不息,是名精進波羅蜜力。有人一種不能行,何況四種!亦以尸羅波羅蜜故,不生三界,不受二乘。眾生以懈怠煩惱心故,生三界中;厭惡生死故,捨佛道,取小乘,此皆是懈怠相;是故說是菩薩不貪三界、不證二乘。」(CBETA, T25, no. 1509, p. 629, b26-c5)

加油吧!佛弟子們!「無上佛道誓願成」──願我們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