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貼 生活中的佛法 談「忍辱」—從「胯下之辱」談起.jpg    

    話說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蜂起,最後演變成「楚漢相爭」的局面。韓信就出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裡。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以上內容是說明韓信的少年時期,一貧如洗,常寄人籬下,以求溫飽;後遭屠戶少年侮辱,逼使他從胯下爬過的故事。韓信的過人之處在於他能修「眾生忍」──於眾生處修安忍,忍一時之辱,從而發憤圖強、勤研兵書,才有機會在亂世嶄露頭角、屢建奇功,被劉邦拜為「大將軍」,輔佐劉邦擊敗項羽,奪得天下,位至王侯。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發跡以後,並未忘卻那些曾幫助過他的人:

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可知韓信的胸襟開闊,是個知恩能報的人。

然綜觀韓信傳奇的一生,有其可取與過人之處,如忍於胯下。然於得勢時卻又起驕慢心,其主劉邦對其生起戒心,終至被貶抑而引來殺身之禍。雖然韓信之歷史評價不一,但對我們而言亦有依於歷史典故之警醒與惕勵之處。

如同孔子所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同樣是在告誡吾人若要成就大事,應以開闊的胸襟來看待事物,而不以個人小事小利為重,於小事不能忍則無有成就大事業的德行。

以上所引用是對於世間的忍辱。而在佛門修行人的眼中,對於忍辱來看尤其是一門必修的重要功課,所以在菩薩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中,「忍辱」亦是趣至涅槃彼岸的一個重要行門。若問修學忍辱在佛法中可有參考的內容依教奉行?

《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10:

云: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盆作腹謗佛:「佛共我通,故使有娠。」佛言:「我有十力、四無畏,豈有此智論事。」舍利弗以神力化為鼠,齒繩斷盆墜地等,以此明之。故知謗假虗成也。

 佛陀被毀謗,與婆羅門女行淫致婦人懷孕,佛陀不動聲色(不因被毀謗而現慚色),舍利弗以神通力化為老鼠,咬斷婦人以木盆偽裝的大腹,得見真相(事情既揭露亦無悅色)。

另一則,佛陀告誡諸弟子修忍的事蹟及如是修學:

《起世經》卷8:

諸比丘!汝等當知,爾時帝釋則我身是。我於彼時,身作三十三天王,自在治化,受勝福報,縱任快樂而常懷忍,亦讚歎忍,樂行調柔,無復瞋恚,亦恒讚歎無瞋恚者。諸比丘!汝等自說,於修行中,有信解心,捨俗出家,精勤不懈。汝等若欲於餘眾生,身行忍辱,讚歎忍辱,調順慈悲,常行安樂,滅除瞋恚讚不瞋者,汝亦應作如是修學。

佛教經典中記載著許多有關忍辱的故事,最著名的當推  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忍辱仙人」被歌利王節節支解而絲毫不起瞋的故事。而在《羅云忍辱經》中  佛陀更是老婆心切,詳盡說明「忍」的功德利益與「不能忍」的種種過患。該經的緣起是:「一天,鶖露子(舍利弗尊者)和羅云(羅睺羅尊者)兩人著衣持缽,一起走入城中化緣乞食。一個流氓看見這兩位尊者,便心生歹念,從地上拾起一把沙土放進舍利弗尊者的缽內,又兇狠地出拳毆打羅睺羅尊者的頭部,以致血流滿面。……」佛陀知道以後,先說明造作惡業必將招感的苦痛果報,接著作了如下開示:

《羅云忍辱經》:【鶖露子!夫人處世不惟忍者,所生之處,不值佛世、違法遠僧,常在三塗,終而復始,輒有劫數。若蒙餘福得出為人,稟操常愚、凶𣧑虐自隨,乃心嫉聖、謗毀至尊。為人醜陋,眾所惡憎;生輒貧窮,仕不得官,願與意違,天神聖賢所不祐助。夜常惡夢,妖怪首尾,飛禍縱橫,所處不寧,心常恐怖。斯之所由,由不忍伏惡心,故使然耳。

    忍惡行者,所生常安,眾禍消滅。願輒如志,顏貌煒曄,身強少病,財榮尊貴,皆由忍辱慈惠濟眾之所致也。忍之為福,身安親寧,宗家和興,未嘗不歡。智者深見,迮伏其心。心者誤人,破家危身,王法所戮,地獄燒煮,或為餓鬼,亦為畜生,皆心之過也。

    世尊又曰:「寧以利劍貫腹截肌,自投火中,慎無履惡。寧戴須彌,迮毀其命,投于巨海,魚鱉所吞,慎無為惡矣。不知其義,慎無妄言。佛之明法,與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賤;清濁異流,明愚異趣,忠侫相讐,邪常嫉正。故嗜欲之人,不好我無慾之行也。

    寧吞然炭,無謗三尊;忍之為明,踰於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於忍,萬萬不如一。七寶之燿,凡俗所貴,然其招憂,以致災患。忍之為寶,終始獲安。布施十方,雖有大福,福不如忍。懷忍行慈,世世無怨,中心恬然,終無毒害。世無所怙,唯忍可恃。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若欲願為飛行皇帝典四天下,第二天帝釋,及上第六天,壽命無極身體香潔,所願自然;猶若家物,取之即得。志願清淨,沙門四道,求之可得,在己所向。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忍力所致。

佛告諸沙門:「當誦《忍經》,無忘須臾,懷之、識之、誦之、宣之。當宣忍德,以濟眾生。」】

 

最後我們要探討的是,為何舍利弗尊者和羅睺羅尊者遭遇如此惡意的侮辱與攻擊,而能不起瞋心呢?關鍵在於:二位尊者確實受學遵行於 佛陀的教誨:

《優婆塞戒經》卷4:

【善男子!若人能淨身、口、意業,眾生設以大惡事加,乃至不生一念瞋心,終不惡報。若來悔謝及時受之,見眾生時心常歡喜,見作惡者生憐愍心。讚歎忍果,呵責瞋恚,說瞋果報多有苦毒;修施忍時先及怨家。正觀五陰眾緣合和;若和合成,何故生瞋?深觀瞋恚乃是未來無量惡道受苦因緣。若暫生瞋,則生慚愧,恐怖悔心。見他忍勝,不生妬嫉。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忍波羅蜜。】

二位尊者依教奉行  佛陀的智慧,深切體悟到眾生以為的我──「五蘊──色、受、想、行、識」本是眾緣和合而成的「假我」,既然五陰是和合虛假不實,面對任何境界,就無需因故生瞋,造下不淨業行,危害自、他。也不忍於眾生因瞋恨的過患,來世受無量的苦報,故以深厚的定力,伏除貪欲與瞋恚之毒,不與眾生交惡。當面對違逆的境界,不被外境所轉,能處之泰然,不但不起一念的瞋心與報復心,並對眾生起憐愍心,以身示教,上求下化,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所以經中才會說: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1:

【復云何業得身心圓滿?修習忍辱得身相圓滿,修習聞思得心圓滿,此業修習必定得果。】

《大智度論》卷87:

【是菩薩以畢竟空心,煩惱微薄、怨親平等,作是念:「怨親無定,以因緣故,親或為怨,怨或為親。」以此大因緣,具足忍波羅蜜故,得作佛】

 

學佛成佛,上述 佛陀以及尊者們清淨的身教言教,都是我們要努力修學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