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75
三乘菩提概說第75集 由 正鈞老師開示:開悟證般若前應注意事項—禪法的知見 (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次說到,禪不是緣起性空、一切法空。雖然說蘊處界本來是緣起性空的,因為都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可是這得要在一個前提下來討論,才可以說是佛法,那也就是說,一定要有一個本際第八識作為萬法的所依。
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內涵,要接著跟大家來談一談說,假如否定了第七跟第八識,來闡述萬法的緣起性空,以緣起性空解釋中觀,進一步以一切法空解說般若中道,那其本質本來就是雙具無因、斷見的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因為萬法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最前端不見了,所以稱為無因唯緣而生萬法的無因論;而萬法「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最後都無法再生起,所以稱為斷見。
龍樹菩薩《中論》中有一段偈頌:「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這一類的斷見外道所最喜歡夤緣而用來支持他們的主張的,他們會這樣說:「龍樹菩薩《中論》裏面不是就已經說了嗎:所有因緣所生的法,都是緣起性空,都是空無,也都是假名施設,這就是中道的義理;因為蘊處界的種種法,沒有一法不從因緣所生,所以一切法緣起性空,一切法空。」
假如這樣來解釋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的這一段偈頌,那 龍樹菩薩在他方世界恐怕也要有所埋怨,因為這絕對不是他的本意。這些人雖然口說中道、中觀,卻不能自外於斷見,其實都是與外道法沒有差別的。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乃是依於第八識的體性來作闡述。那在否定了第七識、第八識的六識論者,他們不但違背了佛的意旨,而別立了意識的細心作為涅槃的實際,竟然還自己認為說自己的中觀見是「龍樹學」!這種假借菩薩的威名來哄抬自己的作法,真的是太可笑了!
那麼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的這一段偈頌,是什麼意思呢?那是說:所有藉著萬法本因如來藏以及諸緣出生的種種法,本來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單從蘊處界來看,卻是假名施設而有,所以其實也是中道義;從來沒有一個法不是從萬法本因如來藏藉諸緣而出生的,所以說,其實一切法無不是空性如來藏的一部分。
所以,上求了義法的學人應當知道說,大、中、小品般若經中所說的般若中道,絕對不是一切法空,龍樹菩薩《中論》所說也不是一切法空。二乘法的緣起觀,假如離開阿賴耶識本際如來藏,否定了阿賴耶識就不是緣起正觀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者、沒有阿賴耶識作為一切法緣起之因,那麼一切法會變成無因而唯緣而現起,因為無因唯緣之法不是佛法,只是外道的無因論;再者、也沒有辦法證解脫果,因為阿羅漢在這種情況下,入了無餘涅槃以後,就變成斷滅了啊!甚至於說這樣情況下,連初分的斷我見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定會落入「於內有恐怖,於外有恐怖」的這個困境。那 佛所說的緣起法絕對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樣的說法,是同斷見外道的緣起觀,是沒有絲毫的勝妙之處的。
接下來繼續說,參究的時候應當離心、意、識來參。心、意、識這三者,諸經論中有著不同的說法,但其實都沒有互相的矛盾,應當去觀察它前後所說的,進一步瞭解文字中所要為眾生敘述的真正的法義;而不是只是一昧的依文字上的表相,就說這裏對那裏錯。
唯識學中所說的心、意、識,往往是以第八識為心,而以第七識為意,識則指的是意識,也就是第六識。但是禪師家的方便就不是這個樣子。他所說的心意識,則是講說已經過去的意識叫作心,現在正在現行的意識叫作識,而尚未現起的意識叫作意,這三者都是意識,只是依著過、現、未來,方便施設的名相。因為都知道眾生貪著意識的自我,又分不清楚意識的種種相貌,所以才有這樣的施設。意識都是在了別種種的塵境,有時候因為念心所的緣故,而憶想分別出種種的事物,這個時候叫作「心」,因為回想了以前過去有的覺知心跟祂所了知的種種;有時候眾緣和合的時候,又因而生起了種種的覺觀,這個時候稱為「識」,因為正在了知種種的境界的覺知心;有時候又因為業力的牽引、變現,使得祂想起種種可能是即將發生的這些事物,這時候叫作「意」,因為是還沒有現起的覺知心。這種種都顯示出思惟了知境界、業行的種種差別,都離不開識陰的範圍,那這樣方便建立心、意、識作為區分。
簡單的來說,為什麼禪師家要說「離心意識參」,主要就是要說要離開所知境,也要離開能知的心;那麼若要進一步去說明心意識,就要詳細的去瞭解五蘊十八界。但是離心意識參的意思,並不是要你捨卻意識,而反而是要以有見聞覺知的妄心,來尋找一向離見聞覺知的真心。換句話說,要有淨念相繼的定力,而不是要落入一念不生的定境之中。那以這個有離開語言文字的觀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之中來尋尋覓覓,才有可能一念相應。因為如來藏的體性是無異、無變、無生、無諍,祂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卻又不妨礙從祂所生的種種法是有生生滅滅的外相。因為諸法在過、現、未來生生滅滅的同時,心意識也伴隨著運作,而如來藏卻不在心意識之中;乃至說非色受想行識,不離色受想行識,非地水火風大,不離地水火風大。所以說,如來藏不在心意識,不離心意識,是要以這樣的知見去參究。離心意識參不是要保持在無念的狀態,不是要把心意識丟掉,而是要以心意識,往離開心意識的方向去參究,因為心意識是我們參究的工具。
前面所說,每一個人不會少於八個識,也不可能多於八個識。因為沒有辦法捨離虛妄的心意識的關係,都會落在意識以及其所相應的境界,很少會去想到第九識、第十識。因為他連第七識跟第八識都否定,或者是根本沒有辦法觀察到第七識,更不要說可以去親證到第八識。那這樣就會落在意識跟祂所相應的種種境界,就會產生很多歧路。那這裏也方便的來為大家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第一種狀況叫作「常見」,執取見聞覺知心為常不壞心,虛妄的認為說,這個心是輪迴的根本識,是一切法的根源。因為執持意識心為常不壞心,所以稱為常見外道。但是,外道這個詞並不是罵人的話,是因為說在心外求法的緣故,所以才稱為外道。乃至於說佛門之中,也有很多所謂的佛門外道。而這種常見有很多種外相,舉例來說:有一種是什麼執持空明覺知的心,作為常住不滅者;另外一種是執持沒有思惟妄想的靈知心,來作為常住不滅者;還有一種是執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心,作為常住不滅者(那這已經又落在意識,又加上末那的執持了);乃至還有另外一種是執持沒有分別的明覺心,把祂當作常住不滅者(這可能是因為打坐而不起語言文字妄想,他就誤會說,這個就叫作無分別心,其實還是意識心哪);還有一種是執取說,專心課誦、專心作事的心,那把祂當成常住不滅者;還有一種是執取遍滿虛空而能覺知的心,把祂當作常住不滅者(那這個是執取了意識能了知塵境,又再加上說自我想像了一個叫作遍滿虛空的一個妄想,所產生的一個狀況);還有一種情況是執取一念不生的覺照心,作為常住不滅者(那一念不生的狀況,我們前面就已經說明過了);還有另外一種狀況,他執取打坐入定以後,沒有見聞覺知的心,作為常住不滅者(當然這一種狀況,多半是在未到地定過暗之中,很少有人是在四禪之後入了無想定意識斷滅的情況)。常見的部分就略說到這裏。
第二種情況叫作「斷見」,是依於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而只是去觀察,了知了蘊處界無常無我;然後進一步去思惟說,蘊處界既然有生,生必壞滅,有生有滅的法就是敗壞無常,那麼敗壞無常之法而能夠有生,一定是別有一個,另外有一個可以生之法,所以才會使蘊處界才會有生;可是,努力探尋的結果卻得不到,所以就說蘊處界無因而生,只是依眾緣而有,緣散則歸於壞滅,所以一切有情沒有前世,沒有後世,死了以後都歸空無。當然斷見論者,也常常會是無因論者,因為會在此世依於蘊處界探尋前世後世不可得的緣故。
第三種狀況說叫作「自性見」。這一類的眾生,在探求生命實相的時候,依然是依著觀察五蘊十八界的幻有;但是在尋覓本際的時候,依然遍尋不可得,所以就起了不如理的作意,施設蘊處界是由自身不可知的冥性所生,這個冥性有其恆常不壞的自性。雖然是這樣的施設,可是碰到有人來問說:你們講的冥性到底是什麼呢?他卻又說冥性的自性是不可知的。這個部分在古印度的數論外道,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乃至於說,今時也有佛門之中人,因為不證本際,卻又希望有大名聲,然後就施設種種名相,令它有恆常不壞的體性,又能連貫三世,可是說的卻與佛說的本際又了不相干。甚至也有施設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成為常住不滅的心;可是,意識細心不論粗、細,從凡夫乃至四空定中的境界,都是佛所說的意法因緣生的心,那當然就不是常住不滅的心。自性見的狀況先說到這裏。
當然還有種種的邪見……所以說,假如沒有辦法了知蘊處界的內涵,參究的過程中,一定是有很多歧路的;因為一直都會落在蘊處界之中,而沒有辦法自己去發現,因為不肯捨離一向貪愛的心意識的緣故。現在略說一二供養諸方。希望對學人而言,還是要親近真正的善知識,而進一步來修學。假如說你求悟是為了智慧,是為了要利樂有情,而不是為了名聞利養,那當然還必須有一些知見是你應該知道的;在聽聞思惟了以後,就不會使你在悟後目空一切,反而增加了慢心,成為悟後起修的障道因緣。
菩薩一共有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假如過去生從來沒有悟過,今世因緣成熟第一次明心開悟,只是這五十二個階位中的第七住位;也就是說,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之道,這個時候是第一阿僧祇劫中的三十分之六剛過,那之後還要再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十個階位,才能夠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而後面的初地到七地滿心,八地以上,又要經過兩大阿僧祇劫。
所以,菩薩今世初次明心開悟,只是七住位而已。但不妨是真見道,這是說所見的真的是法界實相的如來藏,而不同於二乘法的見道,見的是蘊處界的虛妄不實,所以二乘人是無法思議菩薩明心開悟的時候所得的般若智慧。話雖如此,菩薩此時所悟的般若智慧,也只是總相智或者稱為根本智。總相是說,大概只粗知佛法的智慧,沒有辦法跟上地菩薩的智慧相比較;而根本是說,這卻是將來繼續親證一切了義佛法的根本。那根本智有時候稱為根本無分別智,是說你找到了如來藏以後,知道祂是不會分別六塵萬法的,那依此而生出第一分的根本無分別智;進一步再細細的觀察思惟,確定祂不論何時都是無分別的以後,才說進入第七住位不退,而生起了般若實相智慧。
所以,菩薩明心開悟之後,不是像一般人誤會說,一悟即至佛地,從此修學事畢,不是這樣的;而反而說,只是修學佛法的剛剛入門而已,所以才會說,以前都只是在外門修學。而悟了以後還要繼續跟著上地的菩薩,進一步再修學差別智,那這個稱為後得智、別相智。也就是說,真悟之後,還要再從蘊處界諸相顯現的時候,再去觀察如來藏,而進一步得到種種智慧,那有時候稱為後得無分別智,道理跟前面所說的是一樣的;那後得智能夠成為修道方向的依止,其實還是在見道位,一直要等到別相智圓滿之後,才稱為得道種智進入初地,才是開始修道位。
時間的關係,今天暫時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正覺教團法界弘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