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與無我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若有佛弟子眼見熟識之法師居士宣揚常見外道法,以其常見外道之邪見誤導眾生;然為顧慮情面而不予破斥者,是名鄉愿。

明知印順法師、達賴喇嘛以無因論之緣起性空法而闡釋佛法,但因彼具僧寶身份,便曲意為之遮掩、辯護,使其得以繼續誤導眾生者,名為鄉愿。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你本來也在我見的陷阱裏面,我把你拉出來,站在我身邊,我繼續催促那阱裏領導挖阱的人:「你怎麼這樣做呢?你趕快把陷阱破壞掉,讓他們出來。」結果你卻在我旁邊說我的閑話,說我指正他所犯的錯誤、就是不圓融;根本不能體諒我救他及救護阱中眾生的本意和悲心;你這樣做是沒有智慧的,是鄉愿的心態。如果再從這鄉愿心態而生怨惱,故意暗中扯我後腿,想讓我弘法不能順利,那就已經不只是鄉愿了,已經是欺師滅祖的行為了;這樣的人哪裡有資格繼續修學了義的一切種智大法呢?這意思是說要從大是大非來看理事圓融,不要落在婦人之見裏面,這是大家所應瞭解的。

將來有一天,你們有很多人會成為我們會裏面的親教師。你成為親教師以後--包括以後可能會有法師成為我們會裏面的親教師--也要有這樣的知見:我摧邪顯正,我是在幫你開路;我如果不摧邪顯正,你悟了以後,將來出去開山,要住持正法,一定吃力不討好的。因為你說的法跟人家都不一樣:人家都說覺知心、離念靈知的意識心,只要一念不生就變成真如;你說的卻是本來就在的第八識真如,和別人都不一樣,你是異類。當你是異類的時候,你還有生存的空間嗎?沒有!那我幫你把這一些錯誤的法破斥掉,讓多數的學佛人都知道邪見正見的分際,你將來出道弘法時就有生存的空間,就能住持了義正法,就能輕鬆愉快地廣度眾生,所以你不應該說我不圓融,你應該感謝我才對啊!(大眾熱烈鼓掌∙∙∙所以我的摧邪顯正,才是真正的理事圓融;不摧邪顯正,就必定會使多數眾生不能分清邪見正見,而繼續深入岐途,那就不是理事圓融,就是不圓融,就是鄉愿。

我們一千多年前,在印度南方就是想要跟密宗那些邪知邪見和平共存,所以不破邪顯正,結果我們被湮沒掉了,我們今天不能再這樣做;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所以我們要記取這個教訓。如果不破邪顯正,而想要和佛門內的邪知邪見和平共存的話,了義正法終究會被湮沒在邪知邪見的龐大勢力中;因為如來藏了義正法一定比常見斷見法難修證,人數永遠是少數,勢力永遠很弱小,唯一可以依憑的就是佛法證量所顯示出來的智慧;所以我們在護持正法上,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破邪顯正,不要讓佛門內的常見及斷見法將了義正法淹沒,才能使得未來多生多世的有緣眾生,仍然能像我們一樣可以修證了義正法。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章   結語

最後我們要做一個總結。自古以來,除了正法期以外,佛法都是愈興盛,就愈會導致佛法沒落的結果。那現在台灣的佛法興不興盛?很興盛!接下去就是沒落了,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佛法都只是在表相上興盛,而了義的正法不興,就會像經濟學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一樣,結果就把真實了義的佛法,湮沒在那些邪知邪見的表相佛法裏面。

那要怎麼樣對治呢?我們應該要儘速的把了義的正法,強力的加以復興,要把了義正法的大旗,高高的立起來,讓眾生能夠普遍的瞭解「我與無我」的真實究竟道理;以這一種究竟了義的正法來摧邪顯正,來救護眾生遠離眾生相,普遍趣向正道。我們這樣做,可以輔助表相的正法遠離外道的邪見,如果你能夠這樣做,你才是真正做到了理事圓融的境界。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五節  作濫好人非真圓融

 

第五、在佛門裏面作濫好人,那不是真正的理事圓融。譬如說,因為某一位老師或法師跟你有緣,那你就坐看他去誤導眾生,根本不考慮那些被他誤導的眾生正隨著他步步深入岐途;只因為你跟他有緣,所以你就不破斥他,這樣叫做無慈無悲,因為你不能救廣大的眾生啊!明知道那些廣大眾生被誤導而你不救,所以叫做無慈無悲。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節  悟後能除性障方是理事圓融

第四點,悟後能夠真正用心去消除性障,去降伏三界的貪愛,去修除法眷屬的執著,去修證法無我的道種智,如實的邁向佛地常樂我淨的究竟真我境界,而不是浪費時間去與法眷屬攀緣,停滯在般若的總相智上面,而是繼續向種智前進,這樣才能稱之為理事圓融。

如果悟了以後,有般若智慧,可是不肯消除性障,照樣貪得不得了,脾氣大得不得了,那你不叫做理事圓融。因為對未悟的凡夫來講,悟了叫做理事圓融;對已悟的賢位菩薩來講,悟了還要得消除這些,才叫做理事圓融。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三節  二乘菩提不名理事圓融


第三呢?說二乘無我法不能稱之為理事圓融,因為二乘法有事無理,他們都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空相上來現觀無我,這些都是事相啊!所以二乘法叫做俗諦。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節  佛法之圓融名為理事圓融

 

第二點,佛法上講的圓融叫做理事圓融,也就是說,在一切事相上面都看見真實理;這個真實理,你能夠在一切事相中現觀。怎麼叫做一切事相中現觀真實理呢?就是在所有法相上面-在六根、六塵、六識上面,你都可以觀察到你的第八識如何運作,這個叫做理事圓融。真如之理遍一切時、遍一切界、遍一切地、遍一切識,這樣才是真如喔!覺知心--譬如離念靈知--不能遍一切時嘛!不談死,不談悶絕,我們只說你晚上睡著無夢時就好,你的覺知心--離念靈知--就斷絕了,不遍一切時嘛!不遍一切時,那就表示它不是真實常住法。

可是你睡著無夢時,你的真如也在啊!你要去找祂;你找到祂了以後,你就能夠從一切時當中觀察到真如在哪裏?在一切的事上面,在六根、六塵、六識上面,你都可以觀察到祂;在三界中你都能觀察到祂;在九地--三界分為九地--當中也可以觀察到祂;你可以在七轉識當中觀察祂在運作,這才叫做理事圓融,於一切事上你都觀察到祂。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章  理事圓融

第一節  世法之圓融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節  三界我不是三乘法所說真我

 

第四個部份要對三乘法所說的「真我」作補充說明。因為有了覺知性,所以就有「我性」;有了這個「我」,就是世俗的我;有了這個我性,就不可稱為「真我」,因為一定會墮入業感緣起之中的緣故。這個覺知性,祂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的緣故,所以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我」;因為這個依他起性的意識覺知性,祂是緣起法,其性本空,是無常的法,所以沒有一個真實不壞的「我」。這個覺知心--不管是有念靈知或離念靈知--也是念念變異,念念變異的緣故,所以不是真正的「我」。

意根就是處處作主的「我」,祂是遍計執性,因為是遍計執性,就會感業輪迴,而有未來無量世的種種苦;如果是苦,苦就不是真正的「我」。必定是第八識無苦無樂,那才是真正的「我」。要斷盡煩惱障的習氣種子,才能像佛地真如,連微細的苦都沒有了,離開變易生死,這樣究竟離苦,才能說是真正的「我」,才是真常。斷盡無始無明塵沙惑--斷盡無始無明所有隨眠,不再接受新的熏習,所以諸佛第八識所蘊藏的所有種子,也就是所有功能差別統統是常、恆、不變異,離開變易死,所以叫做「真實我」。這個「我」跟世俗的「我」、常見外道的「我」迥然不同,不能混為一談;前者離念靈知及處處做主是第六七識心,後者真我是第八識心,完全不同。印順法師不懂這個道理,便在著作中亂說「真常唯心說,就是與外道神我梵我合流」,誤會得太離譜了;外道神我梵我,是第六意識;真常唯心等唯識諸經所說的這個心,卻是第八識,完全不同,印順法師竟誤會到如此嚴重,真是太荒唐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是真常唯心:真常唯心就是明心的人證得阿賴耶識以後,漸漸了知佛菩提道之二主要道,他就開始悟後起修,去斷除煩惱障的現行,成就解脫果而不取證;另一方面則是跟隨善知識修學般若的別相智及一切種智,一分一分斷除所知障的隨眠;在進入初地通達位的時候開始,在修除「修所斷的所知障隨眠」時,也同時作意修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第八地起,任意除斷煩惱障習氣種子。直到最後身菩薩位,斷盡最後一分極微細的所知障隨眠與煩惱障習氣種子,到達最後究竟佛道,這叫做真常唯心。

真常唯心為何叫做真常?因為你的第八識裏面所藏一念無明種子現行的現象全部斷了,一念無明的習氣種子也已經斷盡了,第八識裏面無始無明的所有粗細一切隨眠也全部斷了,那你第八識所含藏的所有種子統統存在佛地金色身的真如裏面,究竟清淨究竟圓滿,永遠不再接受新的熏習,也就統統不再變易了。從這個時候起,真如的內涵種子是恆常不變的,所以說變易生死已經斷盡,這樣,你的第八識才是真正的常。真正的常才可以說是究竟真實的「我」,才是真正的如,這叫做真常唯心。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講真如緣起,就是說這個真心阿賴耶識,眾生是個個本具。但是裏面有無明和業種,還有種種無漏法種等,你如果把業種修除掉,把一念無明的根本煩惱修除掉以後,三界生死的現行也就斷了--從此以後不再受生,祂就成為異熟識、庵摩羅識,這個時候就改名叫做第九識,其實還是同一個識。你再把剩下的那些種子隨眠修除,又將無始無明的無明隨眠、也就是塵沙惑全部斷盡,斷盡以後--達到最後的一分也全部斷盡的時候,祂就成為佛地真如,就改名為第十識,又名無垢識,也就是真如,可是祂還是第八識。這個佛地真如是從因地的阿賴耶識修行轉變清淨而成,你不修行轉變祂的內涵,就不能成為佛地的真如,你用功去修行就可成就,這就是真如緣起。

所以,真如緣起才是真正的佛法,真如緣起才能成就中道的真實義,為什麼呢?因為真如非修行非不修行能得--你不修行就不能證得佛地真如;你修行也不能得,因為真如之體阿賴耶識,是你本來就有的,不是修行以後變來的;祂的清淨性也是本來就有,所以非因修得;但是你如果不參禪求悟,你就不能證得。所以真如非因修行而得,非不修行而能得,這叫作真如緣起--依第八識阿賴耶識而修佛法。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種緣起名為賴耶緣起。賴耶緣起是說眾生所造一切善惡業,以及所熏習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不論是什麼法,都落在阿賴耶識之中所集藏。由於阿賴耶集藏你所造作熏習的一切業種以後--你的無明種也集藏、業種也集藏--那你因為阿賴耶識,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輪迴,於三界生死輪迴之中,往世所造業種,以及所熏無漏法種,就會一一遇緣現行;這些無明種、業種,及無漏法種淨業法種,都由各人的阿賴耶識集藏,隨著各人的轉生而帶到未來世去,一世一世遞傳不滅;除非遇緣現行受報,否則業種將會永遠存在各人的阿賴耶識中,等著緣熟時現行受報;這種阿賴耶識集藏一切法種不滅、遇緣而起的現象,就是賴耶緣起。換句話說: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惡業種,以及八識心王的一一種子,以及眾生因不明實相,不知解脫道,而熏習種種外道邪見和我見我執所成的無明種,都集藏在阿賴耶識中,因緣成熟便會現行。

賴耶緣起就是一切法的緣起,離開阿賴耶識,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緣起緣滅;所以,一切世間法的緣起緣滅,包含一切有情蘊處界的緣起緣滅,都是以阿賴耶識為因,乃至佛法中所說解脫道之蘊處界緣起性空之正理,以及佛菩提道之實相般若與一切種智,都依阿賴耶識而起,這就是賴耶緣起;阿賴耶識集藏八識心王之一切種子(功能差別)故,阿賴耶識無始劫來恆不斷滅而集藏有情所造一切業種以及所熏一切無明種故。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什麼是業感緣起?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在世間造了善惡業以後,一切善業種子及惡業種子都記存在阿賴耶識中,將來便由這些業種,引生善報以及惡報,名為業感緣起。世間俗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即是業感緣起--由善惡業之種子感應而有未來之順違果報。譬如有人學佛以後開始修集福德,慈濟布施、買物放生;或者供養三寶,護持正法,乃至為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而出頭摧邪顯正,都是善業淨業,未來必定感生良善果報;這種由善淨業而引生良善果報之現象,名為業感緣起。

緣起不一定是令人厭惡的,也有正面的現象與事實,也就是說:作了善業,必定生於三善道,受用世間快樂;生於三善道之後,如果志得意滿,侵欺眾生,不孝父母公婆,忤逆師長,誹謗正法及諸賢聖,乃至謗佛,捨壽之後,就墮入三惡道中,受盡種種不如意境界,乃至地獄中種種慘不忍睹之刑罰,歷經多劫受生於餓鬼畜生道,展轉報盡才能重回人間受生,這都是業感緣起。

十方三界有情,由於造作種種善業惡業,無量劫來不知應斷我見我執,所以捨報之後,又重新受胎於三界之中,這就是業感緣起。業感緣起的意思,是說一切有情所造的一切善惡業,都會一直潛藏在各人的第八識中,隨著有情世世轉生而遇緣現行,所以龍樹菩薩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但業感緣起並非全部是貪染的、惡劣的,也有正面的、善美的,譬如各位修三福淨業、護持正法,來世必得可愛異熟果報,不論世間法或修學佛道上,都必順心如意。然而眾生的業感緣起,通常是負面的-違背眾生心之所樂,這是由於眾生不瞭解業感緣起,為求一時之離苦及受樂,而造作惡業;由此惡業而感應生起未來世的長時受苦,這就是業感緣起。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所以真實唯識門所說的阿賴耶識是說:阿賴耶是雙具有性與空性,雙具生死輪迴性與涅槃解脫性,雙具染污性與清淨性;若不入佛門修證解脫道,則阿賴耶識成為眾生輪迴之因;若入佛門修學解脫道,則阿賴耶識即成解脫輪迴之因。若不入佛門修證佛菩提道,則阿賴耶識永遠不能轉變成佛地真如,則是虛妄識;若能進入佛門修證佛菩提道,則阿賴耶識其實正是未來佛地真如之體,則是真相識,是真正之「我」;所以因地的祂是虛妄性又非虛妄,如此非虛妄非不虛妄而成就中道。

這就是說:唯識種智中,虛妄唯識門所說的五蘊無我、十二處無我、十八界無我,展轉所生一切法也都無我,說蘊處界及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這就是顯說「無我」。唯識種智中,真實唯識門所顯說的「我」,則有四種顯說,那就是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以及真常唯心。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三轉法輪之唯識正理,分為兩門來說:在虛妄唯識門裏面顯說「無我」,在真實唯識門,則顯說無我性的「真我」。虛妄唯識門顯說「無我」就是處處告訴我們:眾生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要以什們為因?要以什麼為緣?然後才能生出色受想行識,才有眾生的五蘊我,才有見聞覺知的「我」。「眾生我」是由色法開始的,這個色法以如來藏為因,以過去世意識意根所造作淨染諸行所成的業種為緣,加上父母為緣、四大為緣,所以生起我們的色身;有了色身以後,才有我們見聞覺知的心。這就已經是告訴我們:我們人以為真實不壞的「我」,其實是假我,是由藏識因及種種緣而假合形成。虛妄唯識門就是告訴我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所假合而成的「我」是虛妄的,不是真實不壞的,所以虛妄唯識門宣說一切法無我--當然包括眾緣所假合而成的離念靈知心--都是不具有真實不壞性的假我,不是常住不壞的真我。

真實唯識門則告訴我們:阿賴耶識不是真實「我」,因為阿賴耶識中含藏了許多導致有情生死輪迴的種子,使得有情落入分段和變易生死之中。由於阿賴耶識含藏了無明種、業力、煩惱種,令有情輪迴生死,所以說阿賴耶識不是真實的「我」,說阿賴耶識非真。然後在這真實唯識門中,又宣說阿賴耶識中本來具足了能令有情解脫分段生死的體性--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由於阿賴耶是本有的這個涅槃性,所以佛門中人可以依此涅槃而修斷煩惱,成就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由此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體性,能令佛門中人斷除無始無明中的一切所知障隨眠而成究竟佛道。阿賴耶具足了如此的特性,所以證得阿賴耶識的人,可以依憑阿賴耶的證驗,及深入了知祂的體性,而具足解脫慧與般若慧;具足了這二種慧,就斷盡了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這時的阿賴耶識便改名為無垢識,也就是佛地的第八識--真如--真正的真如。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節  唯識諸經所說之無我與我

 

佛講了般若以後,有許多人因不瞭解而產生了諍論,就有空有之諍,空有之諍只存在於佛門內的凡夫之中。阿羅漢不會跟人家作空有之諍,因為阿羅漢證得涅槃以後,他有一天起了一個念:「那我入了涅槃以後,十八界統統滅盡了,是不是變成斷滅?」他就去問佛,佛說:「不然!你入了涅槃以後,涅槃之中有本際常住不滅。」這個本際也就是「識緣名色」的「識」,就是「名色緣識」的「識」,也就是入胎識。阿羅漢聽到佛的開示以後,就心安了,他想:「我捨身的時候,可以安心的入涅槃,因為我是虛妄的,我滅了以後,我的本際不滅,所以涅槃不是斷滅。」

只有凡夫不如實知涅槃--不知無餘涅槃之中有本際不滅,不如實知般若--不知般若是在講第八識非心心的體性,他們才會有空有之諍。因為這些凡夫有空有之諍,所以佛又來一次三轉法輪--講唯識經典。唯識的經典可就多了,最有名的是《楞伽經、解深密經》,以及《如來藏經、大乘同性經、無上依經、勝鬘經∙∙∙∙∙∙》等等都是,乃至阿含經都已曾說唯識之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佛法一定是現成的,不是修來的,這就是說:「般若經講的是無心相心」,「無心相心」才是真正的我,有心相的心就不是真正的我。有心相的心--如貪、瞋、慢、疑的心以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都是有心相的心;會與貪瞋相應的清楚明白的心,現在雖然清楚明白,等一下身體疲累、打瞌睡時又昏昧了,眠熟時又完全不明白了,不能遍一切時保持清楚明白。

你說:「我不要斷滅,我要保持覺醒,乃至連睡覺我都不睡。」這樣保持覺醒性,並且一念不生而清楚明白,但是卻仍與六塵相應,於一念不生之中仍會分別六塵,這就是「有心相心」,不是「無心相心」。《般若經》中跟我們說:菩薩有個「無心相心」,換句話說,祂是本來不貪、不瞋、不慢、不疑的體性,他不會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這就是「無心相心」--沒有眾生所知道的心相。般若系諸經講這個心,就是顯說「真我」。

然後又說「非心心」--說菩薩有一個不是心的心;如果參禪過程當中,你悟了--找到你的心,那個心就是真心。但是你得檢查你所悟的那個心是不是你所知的心?若是在你聞熏究竟了義法以前就知道的心,對不起!那不是「真正的我」,因為這個心也是眾生所能了知的心;而菩薩所悟的心是「非心的心」,不是有情所知道的能見聞覺知的眾生心。這句話很奇怪,既不是心,又怎麼說祂是心呢?可是這個真心卻真的不是眾生所說的心。就好像人家罵你:「你真的不是人!」你說:「啊!謝謝你讚歎我。不是人,才是真人。」人家罵說:「你是無道人。」,你說:「謝謝你讚美我,無道人才是真正的道人。」這個「非心心」就是般若諸經顯說的「真我」。

證得這個《般若經》所講的「真我」,就是般若的總相智和別相智。如果你不證得「菩薩心、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無住心」,而以覺知心常常保持在不念一切法的狀況,那你就不是證悟般若的人;就算是覺知心常常一念不生,也仍然不是證悟般若,因為這個覺知心不是佛所說的「不念心」。你所證悟的般若,是從你證得那「本來不起一切念的心、本來就不懷念一切法的心、本來就不憶念一切法的心」,由證得這個不念心才能升起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就是這樣來的。

而《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心經》所說的般若,就是在講這個「菩薩心、不念心」的體性。祂是這種八不中道統統具足的心。而這個心不是心,不像心,這個才是真正的「我」。為什麼祂是真正的「我」呢?因為祂恆常不滅,無始劫來不曾起妄念,無始劫來不曾念佛、念一切法,永遠沒有我執、法執,又永遠沒有斷滅,永遠常住,這樣才是真正的「我」嘛!所以會斷滅的覺知心絕對不是真正的「我」;而這個真正的「我」卻一向離見聞覺知,一向沒有我見我執,無始劫來都是無我性,從來不變。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二節  般若諸經所說之無我與我

 

第二個部份是《般若經》所說的「無我與我」。《般若經》有大品《摩訶般若》、小品《摩訶般若》,還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還有《心經》。

《般若經》怎麼說「無我」?在顯說無我部份,譬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位都明白這個道理;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換句話說,在大小品《摩訶般若經》裏面說:三世所現的一切諸法,祂不否定;但是現象上是有,實際上卻是暫有、假有,沒有真實常住不壞之體性。因為是暫時而有、假合而有。所以一切有為法,在現象上不是沒有,承認它是有,但它不是真實不壞的法,所以五蘊、十八界「我」也是這樣暫有假有、而說是空、無我。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三章  佛說之無我與我

第一節  阿含諸經所說之無我與我

  第三個單元,我們要講佛所說的「無我與我」。佛說「無我」,但是佛也說「真我」,這個單元分為四個部份來講。第一個部份講:阿含諸經所說的「無我與我」。

阿含諸經有顯說與隱說兩個部份。顯說的部份是說「無我」,「無我」是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全部都是因緣法所生,既然是因緣所生法,那就是由第八識、業種、無明、父母、四大元素和合,而展轉出生,非有實體法,所以體性是空,最後終歸斷滅--緣起性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節  消融自我之無我

 

第四種、消融自我的「無我」。聖嚴法師認為:你只要把一切放下,一切都放下以後,你這個覺知心本來自在,那就是無我;把自我消融掉,所以人家罵你、你也接受,人家稱讚你、你也無所謂,這樣就是把自我消融掉。可是這樣能消融自我嗎?不行!因為你這個覺知心的「我」一直存在--認定「覺知心我常恒不壞」,你就無法把自我消融,只是你以為自己已經消融自我,而其實自我的我見還是繼續存在,因為覺知心就是世俗人的自我。

要真正消融自我,就必須現前觀察你的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統統虛妄無常;把「覺知心真常不滅」的這個邪見滅除掉,滅除了以後,再把這個處處作主的意根對自己的執著、對覺知心的執著也消除掉;消除掉以後,你才能夠真正的證得「無我」;這個時候,才能真正說你已經把自我消融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