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說到,因為眾生的喜於生,而厭惡於死,因為有了「死逆」與「生順」,這兩種習性互相交錯在一起,於是就會產生十種現象。現就十種現象中的前面幾種,摘錄略述善知識著作中的重點於下:

以下是兩種「純想無情」卻還沒有證悟的人,將來死後會往生的去處:

第一種,「純想即飛,必生天上。」

純想,譬如「心持禁戒、心持咒印、心欲生天、心存佛國、事善知識」等向上飛升的離開五欲情執等事;這些人無欲純想,就會上升而不下墜。《頁130

第二種,「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凡是修得欲界定的人,若是在生前曾經熏習解脫道或般若智慧,並且也修集了許多福德,這樣的人就是「若飛心中兼福兼慧的人」。修集福德主要是孝順父母、奉養師長、護持三寶、「兼慧」是說已經修習了解脫道的智慧或者般若智慧,如果再加上心中有往生淨土的清淨願,往往會在捨報時自然悟得如來藏,心中就打開了智慧,親見十方諸佛的本源,這就是「見十方佛」;一旦悟了,十方諸佛淨土,隨著他心中的所願,都可以往生成功,因為他心中有往生淨土的願。《頁132

… …
然而,像這樣子「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一定須要三個條件:修福、修慧、淨願。還要有一個大前提:純想無情。因為第一種人是「純想即飛,必生天上」,第二種人則是「純想即飛」的人裡面,如果「兼福兼慧及與淨願」,所以說「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所以,如果進了同修會中好好修福、努力俢慧也有淨願,三個條件具足了,卻是情執深重,老是因為執著以前所追隨的大山頭師父,明知他的法義錯誤,是誤導自己的道業;卻因為他對自己很好,所以聽見我辨正他的錯誤時,你心中就難過,不喜歡我辨正法義,那就不是純想而是「情多想少」了!所以,學佛人應該依想而不要依情,純想無情是最好的,若是做不到,至少也要「情少想多」才好。】《頁134135

第三種:  又分為兩種「情少想多」的人,世尊把他們分為二類: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頁138

第五種:『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頁146

比前面四種人的情比較多,所以一半情、一半想。這類人既有理智而有較多的想,可是有有情欲;因為有一半的情欲,而不是想多情少,所以心地不能輕舉,死後不可往上飛升,所以不會生到欲界天去;可是他又不完全是有情而無想──不是純情而無智,所以也不會墜三惡道中,這種人死後就會重新再生於人間。《頁146147

接下來的其他五種,是「情」更增加了,當然是會下墜的。

有關詳情,敬請參閱善知識原書的開示。

「所以佛陀說:人應該理智而不要專在情執或情緒中用心。「想」越多的人就越理智,越明理而越沒有情執的人就越不會造作大惡業;所以那些人會墮落,都是因為純情而無想,所以都不理智,都是在情執上放不下,一心想要維護親人、朋黨、師父,而不管他們是否有過失,就由於這樣的純情無想而墜落。如果能夠放下情執,純以理智來看待,就不會在捨報以後墜落三惡道中。所以,學佛的人真的要很小心,不管你過去是在哪一個的大法師座下,師徒的情分無妨繼續維持,但是千萬不要因為情感而生起執著。」《頁339340

『佛說「純情墜落」,由於「純情」才會失去理智而造作惡業,捨報以後墜落地獄之中,要等到「業火燒乾」,也就是應該領受的地獄業果報已經報盡了,才能離開地獄;但是還不能當人,連當畜生的資格都還沒有,所以只能當鬼。而鬼道中的鬼是從哪裡來的?也都是由於他們各自的虛妄想而造作大惡業,才會招引感應了鬼身,才會有鬼道世間。人間的境界也是一樣,「情想均等」生而為人,也是由於人類「情想均等」的人間業行所招感而成為人身,才會有人間境界;所以人身也不是無緣而有,卻也不是本來而有的。同理,成為天身而出現了天界世間,道理也是一樣,所以純想的人就會生天,純情的人就會墜落三惡道中。』《頁342

結論

讀好書,猶如善知識時時在身邊叮嚀呵護著,以敬慎專一善淨之心,經過聽聞、思惟、整理並付諸於生活中履踐,自然定力增長煩惱漸少慧力跟著提昇。以上讀書心得及引平實導師部分文摘與諸菩薩及有緣人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