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說:「一切山河大地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請問山河大地與眾生如來藏有別嗎?如何去除妄想執著呢?一切諸法緣起性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者可以成佛嗎?是否罪性本空?如來藏本來具足,世間第一位眾生為什麼有無明煩惱呢?
答:
1.山河大地是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依據共業種子所共同變現出來的,屬於器世間色法,山河大地沒有意根、意識等八識心王,非為含識故,不名為有情、眾生,因此山河大地沒有妄想執著,也不可能有智慧德相,因此應當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方為正說,不該說山河大地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即然山河大地是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所變現之色法,因此每一位共業有情的如來藏都對這山河大地相應變現出一分,這一分也是如來藏的相分,因此我們可以說共業有情的如來藏與山河大地非一非異;而任何一個有情造作善惡業,都會使得如來藏改變山河大地器世間的相貌。雖然山河大地與有情的如來藏可以說非一非異,但是如來藏是眾生的本心,山河大地則是所變現的色法;每個眾生有他獨一不共的如來藏,而山河大地卻是共業有情所成的;各個如來藏都是不生不滅,但是山河大地卻有成住壞空,因此兩者也有非常大的差別。
這裡面比較容易產生誤解的是從「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說法而來,這容易讓一般人以為有情眾生與無情的植物、山河大地都能夠圓滿證得一切種智,因此便以為「一切山河大地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有關這部分法義平實導師已在《宗通與說通》中有詳細的開示:【是故「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一語乃方便說法,非真實義,不應生執而起臆想。然於地上菩薩之無生法忍道種智觀之,亦言可通;謂山河大地草木植物乃是有情共業種子所變現者,既如是,則圓成一切種智之究竟佛,於其示現成佛之世界,其中所有山河大地與草木,亦有一分是其自心真如所變相分;則彼世尊成佛時,其真如所現之一分山河大地草木亦得言同圓種智,此相分亦是彼世尊之自心一分故。然究竟而言,一切種智乃依究竟佛之八識心王而有、而顯、而起用,其自心真如所變一分山河大地草木相分絕無一切種智,何況顯用?故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之說,有其密意,非諸未證道種智者所能知之,凡愚更無論矣!是故不可據以引證無情亦有心性、亦能成佛也。】
平實導師另外在此段後面又從另外一個層面來開示:【復次,「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一語,別有正理,余今言之;謂獨一真如不得言其為有情也。如無餘涅槃位之第八識真如,不得謂為有情;亦如一切位之第八識如來藏自身,不得謂為有情,皆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有情故。所謂有情世間;乃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合成者,方得名為有情。最後身菩薩受生於人間,具足蘊處界故名為有情;如是最後身菩薩有情,初夜明心後,復於夜後分、天將明時,因睹明星見性成佛,金剛喻定現前,前五識轉生成所作智,第六識轉生上品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識及餘五根所共證得之種智,是增上慧學一切種智故;此時因於金剛喻定之現前,亦令第八識真如轉生大圓鏡智,此亦是一切種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種智,一切種之智慧圓滿成就故。如是,第八識真如非是有情,非蘊與界所攝故;此第八識無情於成佛時成就種智,須依前七識之修道而後能成,第八識自身非是能修行者故。如是前七識有情與第八識無情共同成就佛地一切種智,即名「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不可妄謂山河大地草木水火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也。復有別解,謂後身菩薩成究竟佛時,即是有情圓成種智;成佛已,隨緣示現應化身於十方世界度化眾生,其化身非有心非無心,如鏡中像故非心,與有情心得相應故亦非無心,如是化身不應名為有情,如鏡中火不成燒用故,有情得見故。如是一切後身菩薩成究竟佛圓成種智時,其化身無情亦現種智之用,能為諸地菩薩開示種智,亦名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如是,無情所圓種智,要依八識心王而有,八識心王以如來藏(佛地真如)為根本,方得成就;山河大地草木礦石悉無七識心,亦無如來藏識,不能成就種智,以無心故,不可妄想此諸無情亦有佛性、亦可成佛也。】
2.虛妄之想就是不如理作意的思惟與觀察,也就是對於蘊處界諸法及法界實際的道理有偏邪的認知,那就是妄想,例如誤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覺知心」或「處處作主之心」為真實心者,皆是常見外道之惡見與妄想,因為同樣落入識陰之中而不自知。而「執著」的範圍很廣,包括對於我所(名聲、利養、眷屬……等)的執著、對於五取蘊的執著,以及對於因緣所生、自心所現法執為實有的執著(法執)。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說明去除妄想執著的道理,想要比較有全面及概要性的瞭解可以參考本會每本書後,由平實導師製作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以及「佛教正覺同修會修學佛道次第表」;另外平實導師著作的《禪—悟前與悟後》也有非常詳細及有次第的介紹去除妄想執著的方法,建議您可以仔細閱讀,或直接參加本會各地的禪淨班課程,禪淨班有專任親教師教授輔導,可以讓您很快的進入佛法的修學之路。
《正覺電子報 第74期 第113~116頁》
留言列表